现代快报+ 2023-04-29
《第二十二条军规》作者诞辰100周年,“黑色幽默五部曲”中文版首次完整问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约瑟夫 · 海勒是黑色幽默流派文学流派中最著名的作家,其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誉为黑色幽默文学的开山之作。《肖申克的救赎》作者斯蒂芬 · 金称其创作了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最伟大的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哈珀 · 李盛赞其小说是 " 唯一一本有意义的战争小说 "。

2023 年是约瑟夫 · 海勒诞辰 100 周年。译林出版社首次完整推出 " 黑色幽默五部曲 " 中文版,包括其最重要的五部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完美如金》《天知道》《最后时光》,共同搭建了海勒完整的黑色幽默框架,从职场、家庭、信仰等多个角度呈现海勒的荒诞世界。

从战争机器到官僚权力,用黑色幽默书写灰色圈套

1923 年,海勒出生于纽约一个贫困的俄罗斯犹太人家庭,高中毕业后做过铁匠学徒、信童和文员。和冯内古特一样,海勒也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很多情节都来自于海勒对战场经历的追忆和反刍。海勒 19 岁时参军,加入美国空军前往意大利前线,担任侧翼投弹手,参加过几十次飞行任务。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很享受军队给他生活带来的改变。但当他在法国东南部阿维尼翁执行第 37 次任务时,由于驾驶员在飞行中的一次失误,机枪手受了重伤,海勒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离他如此之近。阿维尼翁上空的这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也被海勒作为核心事件之一在小说中重现。

《第二十二条军规》出版于 1961 年,当时正值越南战争爆发,现实和艺术的种种奇妙关联让读者迅速意识到这本书的价值——它孕育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却神奇地预言了越南战争。后者引起的道德厌恶感让读者得到了共鸣,使得此书一跃成为 20 世纪美国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之后,海勒又创作了《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1974)、《完美如金》(1979)、《天知道》(1984)、《最后时光》(1994)等一系列黑色幽默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延续,也是对它的补充,它们共同搭建了海勒完整的黑色幽默框架,从职场、家庭、信仰等多个角度呈现海勒的荒诞世界,呈现灰色圈套,抨击资本腐败和强权逻辑。

40 多年前开启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众多中国作家

1976 年,一本内部交流的铅印刊物《现代外国文学》第 2 期,推出了约瑟夫 · 海勒的专辑,内容包括一篇 " 前言 "、海勒的两部代表作的节译本——《第 22 条军规》和《烦恼无穷》(新版中更名为《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以及万余字的评论资料。这次颇具慧眼与胆识的尝试开启了黑色幽默在中国的传播。

1997 年 1 月,译林出版社出版了由杨恝、程爱民、邹惠玲翻译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同年 6 月,又出版了由王约西、袁凤珠翻译的《最后一幕》(新版中更名为《最后时光》),这也是该作品的中文版首次面世。

海勒作品的译介也影响了莫言、王朔等作家的创作。和海勒一样,王朔的黑色幽默小说聚焦于 " 反英雄 " 小人物,颠覆了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学,在文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直言其《起初 · 纪年》的创作受到了海勒《天知道》的直接影响:" 约瑟夫 · 海勒的小说曾对我产生过决定性影响,让我学会了对幽默感的处置和重视。"

近年来,译林出版社继续引进翻译海勒其他重要作品,包括《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完美如金》《天知道》,与此前出版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一起,构筑海勒完整的黑色幽默世界,并于近日整体推出,致敬即将到来的约瑟夫 · 海勒诞辰 100 周年。

在装帧设计上," 黑色幽默五部曲 " 采用风格统一的视觉呈现,通过 " 飞机 "" 眼睛 "" 都市 "" 羊角 "" 时钟 " 等象征性元素,将海勒作品中的矛盾可视化,精确传达其作品的内在涵义。《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离群的飞机象征着对荒诞制度的反抗,《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中扑闪的独眼象征着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完美如金》中金光闪闪的都市象征着 " 金玉其外 " 的物质追求,《天知道》中的缠绕着的羊角象征着基督教中撒旦的羁绊,《最后时光》中的时钟则象征着人生的终点和世界毁灭的倒计时 …… 欢迎进入约瑟夫 · 海勒的世界。

现代快报讯 + 记者 郑文静 张文颖

(出版社供图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