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振军 通讯员 王璇一)吃蛋、挂蛋网、斗蛋、黄烧饼、煮藕 ……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今年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旧时盐城立夏有哪些习俗?5 月 3 日下午,盐城市盐都区图书馆举办立夏主题系列读书活动,民俗专家围绕立夏的节日由来、习俗、传说等进行研讨,营造了快乐读书的氛围,丰富了广大书友的业余文化生活。
" 立夏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受重视的节日。" 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说,立夏节气,古人称 "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进入立夏时节,万物进入生长旺季,故立夏过后,是进行农作物耕作的繁忙阶段。
盐城旧俗忌此日无雨,谓之 " 立夏不下,高田不耙 "、" 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王登佐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旧时的盐城,有煮蛋 ( 鸡、鸭、鹅蛋等 ) 、黄烧饼、吃甜菜等习俗,少数地方还流行裹粽子和煮藕的习俗。
" 这天,小孩趁天未亮时吃蛋,吃不完的蛋则用红绿线丝结成的蛋网挂在颈项上,穿美观大方的老虎鞋,让小孩子比蛋、斗蛋、吃蛋。" 王登佐表示,传说,不出太阳吃蛋,人就不会 " 疰(zhu)夏 "(夏天不生病),有 "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 的说法。吃了黄烧饼,人就不会得热黄病,现在盐城很多地方是把鸡蛋和黄烧饼一起煮着吃。
据了解," 疰夏 " 是中医特有的病名,又被叫做苦夏,是炎热夏季的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6 个月至 3 岁的婴儿最容易发生疰夏,这是因为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及汗液排泄功能远不如成人,所以要特别当心。
如今,盐城人吃蛋、斗蛋、挂蛋网的习俗仍然普遍存在。" 探究立夏吃蛋的象征意蕴,其中还寄寓着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敬之情。" 王登佐认为,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也是鸡蛋。盐城民间有种说法,小孩立夏吃蛋,还象征 " 脱壳 ",预示生命更新,鲤鱼跃龙门,希望儿女成龙成凤。
本次读书活动是盐都区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之一,该项目获得盐城市社科联专项资金资助。书友围绕立夏的节日由来、习俗、传说及文创产品等进行研讨。书友们还参观了民间收藏家提供的立夏主题藏品展和盐都区图书馆数字体验区。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