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5-08
红古区:多措并举激发文明实践活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以来,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红古区紧扣 " 领、帮、引、带、聚、融 " 的 " 六字 " 工作法,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级班子 " 领 "。红古区所有县级领导包片联镇(街道)、科级干部包村(社)联组(小区)、机关干部包村(小区)联户。区、镇(街)、村(社)三级文明实践一线指挥员,定期不定期深入镇街和村社督导工作,助推志愿服务高位推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志愿服务 " 帮 "。为有效推进文明实践工作落实落细,红古区以 "123456" 蜜蜂服务体系为引领,并以 " 蜂体 " 五项内容为重点,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税法宣传、妇女维权、科技传播、文明餐桌、文明交通、义务植树、环境整治、落实 " 门前三包 " 责任制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7300 余场次,累计发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300 多个,志愿服务时长 21 万余小时。

百姓需求 " 引 "。红古区建立了共性与个性需求统筹、线上与线下服务结合、城区与乡村力量联动的 " 点单、派单、接单、评单 " 四单运行机制,把群众需求当作文明实践的指挥棒,哪里有需求,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有效破解服务群众 " 最后一公里 " 的瓶颈制约。目前,收到群众矛盾纠纷、人居环境整治、文艺演出、疫苗接种、疫情防控政策等需求单 620 个,均已办理完成。

基层能人 " 带 "。积极发动 " 五星级文明户 "" 新乡贤 "" 土专家 "" 致富能手 "" 好邻居 " 等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依托村社广播室、乡村 " 大喇叭 ",成立乡村 " 小板凳 " 流动宣讲队 19 支,累计开展活动 1065 场(次),受众 4.2 万余人。真正将党的声音送到田间地头、传到千家万户,让文明实践更 " 接地气 "。

七彩基地 " 聚 "。以 " 红、橙、黄、绿、青、蓝、紫 " 七彩文明实践基地为重要依托,抢抓国家建设兰西城市群和支持省际交界地区区域合作机遇,依托与青海民和县地缘相近、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文化相通等区位交通优势 , 在爱国主义教育、民生服务保障、产业转型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促进,有效发挥了文明实践聚集作用。

服务宣传 " 融 "。通过在 " 爱红古 "APP 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栏,运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及村务公开栏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平台,宣传报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等。同时,还有效运用 " 学习强国 "" 甘肃党建 " 等网络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风貌,使融媒体建设和文明实践思维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花结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通讯员 穆文静

一审丨编辑 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何晓瑄

相关标签

志愿服务 维权 疫苗接种 统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