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5-08
甘肃民族歌剧《呼儿嘿哟》将亮相第五届中国歌剧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看钱塘江上,呼儿嘿哟卷潮拍浪,听西子湖畔陇东民歌深情唱响 ……"8 日记者获悉,作为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由甘肃省歌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呼儿嘿哟》将于 5 月 17 日、18 日在杭州蝴蝶剧场亮嗓开唱。届时,到场观众将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感悟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的伟大主题。

全国 19 部优秀新创剧目将同台献艺

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嘉兴市人民政府、中国歌剧研究会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将于 5 月 9 日起在杭州市开幕。歌剧节期间,将组织 24 部优秀歌剧作品演出 48 场,同时举办一剧一评、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歌剧公益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中国歌剧节是我国歌剧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每三年一届。自 2011 年起,先后在福建、湖北、江苏、山东举办了 4 届,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人才,为促进我国歌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原创民族歌剧《呼儿嘿哟》经过层层选拔,从全国众多歌剧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入选的 19 部新创剧目之一入围此次歌剧节参演剧目,将于 5 月 17 日、18 日在杭州演出。

"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甘肃省歌剧院院长李天圣告诉记者:"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入围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不仅是我院艺术成果的又一次展示,更是我省文旅事业取得可喜成绩的一次体现。"

甘肃歌剧以 " 凡人 " 视角讴歌革命时代

据了解,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历史,更精准的再现南梁精神,从 2021 年年 7 月起,主创团队曾先后 4 次驱车前往南梁,走遍了南梁的沟壑,南梁的黄土塬,多次实地参观革命遗址,南梁革命纪念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陇东民俗博物馆等地,追寻革命足迹,虔诚开展创作工作。

甘肃省歌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呼儿嘿哟》聚焦于一个平凡的红军供给科教导员和一群平凡的南梁百姓,从 " 凡人 " 视角来讴歌、传颂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苏区、老区)老百姓和子弟兵(红军)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和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以感人的故事、戏剧冲突和鲜活的人物,凸显 " 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 " 的主题。

该剧是 80 多年前发生在陕甘边区,朴实而悲壮的故事。全剧分为序 + 五幕 + 尾声的结构。通过《重伤襄救》《独闯龙潭》《军民情深》《临危托付》《大义无畏》几部分,围绕着保护红军留下的重要物资展开,通过营造一次次的冲突与抉择,将一组不同人物形象的善良、勇敢、坚毅、大无畏具象化的塑造出来。声动诠释了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铸就的 " 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 " 的南梁精神。

该剧特别邀请中央歌剧院原创作中心主任、歌剧音乐剧制作人、文艺评论家蒋力担纲导演,著名指挥家、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王燕担纲整场指挥,吉林市歌舞团音乐总监、作曲,吉林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壮担任该剧作曲。

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此次其他主创人员均由甘肃省歌剧院优秀人才扛鼎。其中,甘肃省歌剧院院长、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李天圣,甘肃省歌剧院优秀编剧马霞担任该剧编剧,主要角色则分别由孙中伟、熊晖、王文婕等优秀演员担任。还有舞美、灯光、多媒体、服装、道具、化妆、音响等,也均由胡文纪、冯必波等该院中青年业务骨干挑梁。

用红色热土上的 " 号子声 " 表达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民族歌剧《呼儿嘿哟》从剧名开始就彰显出一种文化自信的坚定表达。

" 在陇东这片厚重的红色热土上,流传着众多脍炙人口的民歌、信天游。而在上万首的陇东民歌中,都包含着‘呼儿嘿哟’四个字。" 马霞告诉记者:" 它是每一首民歌的语气助词,是这片红色热土上特有的‘号子声’,是属于陇东大地百姓们期盼曙光,热爱生活的自信表达,是振发出黄天厚土深沉的呐喊。"

全剧用昂扬向上的叙事语言,以歌剧特有的表达方式,充分挖掘南梁故事的精神内涵,积极贯穿于民族歌剧创作,无论是剧中的咏叹调,亦或是男女主人公情感的表达,还是每一幕背景合唱," 呼儿嘿哟 " 既是剧名,又以唱词贯穿全剧始终。

此外,全剧还以陇东民歌为整体音乐基调,强调了质朴、厚重,意在突显地域的、民族的特色。交响乐队中还增加了板胡、唢呐、琵琶、大鼓等特色民族乐器。

在舞美上则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令陇东黄土塬特定的地貌、独特的地坑窑洞在舞台上明确地得到了呈现。其中,大的背景舞美强调 " 实 ",黄土塬,窑洞等,整体构成陇东黄土塬特有的地貌和农家;药店、团部、山道等,则 " 虚 " 化,虚实结合写意式的将观众带回那个年代的黄土塬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包学枫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