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3-05-10
一把小小手术刀,划开中国外科手术的一个时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院史馆内,珍藏着一套手术器械,这是中国外科学奠基人裘法祖院士曾经使用的手术工具,这套手术器械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讲述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 程琪 副教授

裘法祖院士是中国现代外科之父,外科医学界公认的一把 " 宝刀 "。" 裘式刀法 " 以稳、准、轻、细、快见长。他用自己的这把 " 宝刀 ",创建了几十种新术式,在外科领域广泛推广应用,点燃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之灯。

裘法祖出生在西子湖畔。从小学习勤奋的他,18 岁那年如愿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班学习德语。1936 年,裘法祖只身远赴德国留学。三年后,获得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46 年,已经担任巴特特尔茨市立医院外科主任的裘法祖获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后,婉拒了导师和友人的挽留,毅然放弃了国外的生活,带着妻儿踏上了回国的海轮。

海轮上,一名乘客肝脏破裂,生命垂危。裘法祖二话没说便出手相救,虽然船上没有什么医疗设备,但他凭借着一身本领,用携带的手术器械实施了肝脏缝补手术,成功把乘客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船还未抵岸,裘法祖的 " 名声 " 早已传遍上海滩。

这套在船上救人的手术器械,是裘老当年回国时随身携带的德国产手术器械。每一把器械他都用心编号,并翻译成中文一一对应,至今仍被保存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院史馆内。

裘法祖从医的 70 多年,也是中国外科迎来历史性变革的 70 多年,他不仅率先奠定了今天中国外科学里的专科概念,更用一把小小的手术刀切开了我国外科手术领域非凡的历史:迈出了外科器官移植的第一步,在手术中确诊全世界第一例临床脑血吸虫病,还创建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筹建我国第一所器官移植研究所并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病房。

" 裘氏刀法 " 讲究精准,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主张能够不开刀的就不需要开刀,能够开小刀解决问题的就开小刀,如果必须开大刀的,就要开得彻底,要开得好。这种严谨的医风及刀法至今影响着和我一样的年轻外科医生。

从医 70 余年,裘法祖施行手术无数,却未错一刀。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裘老用他的科学态度、技术特色、道德情操和人格风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同济外科人,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从医之路。

相关标签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 医学 抗日战争 导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