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已经数不清 " 淄博 " 两个字上了多少热搜。做烧烤的城市那么多,怎么就淄博火了?这一灵魂拷问,众网友给出了答案:淄博烧烤,烤出了一个城市的温度。真诚,就是他们最大的必杀技。与此同时,淄博烧烤走红出圈不免让其他城市羡慕不已,纷纷开始造访淄博、研究淄博,探索复制粘贴淄博的可能性——归根到底,落点在 " 地摊经济 " 上。有资料显示:两年前,淄博政府曾在多个区新增 66 处早市、夜市及便民疏导区,允许当地市民 " 练地摊 ",在外界看来,这一举措为如今淄博出圈埋下伏笔。
近日 , 兰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外摆经营的指导意见(试行)》印发并施行,有效期 1 年。《意见(试行)》提出,兰州市将完善城市商业布局,规范外摆经营管理和个人设摊行为,形成以基本商业服务为主体、设摊经营为补充的服务格局。打造 " 金城 " 品牌项目,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原创品牌,传播金城风情,增添城市烟火气。同时," 外摆新政 " 适时出台,为 " 外摆经济 "" 夜经济 " 保驾护航。
消息一出," 全市行政区域采取差别化管理模式,划定严禁区域、控制区域、开放区域。对设摊开放区、控制区内经允许且规范开展外摆的相关活动,不再按占道经营、跨门经营、乱散发等行为进行执法 " 等相关话题迅速升温。有网友点评:" 烟火气、烧烤味,兰州当仁不让 "" 加油,兰州!烟火气正在升腾 "" 发展外摆经济,盘活夜经济 "" 好政策,需要落实到位 "……
商业气息,体现一座城市的繁荣与活力。外摆经营拓展了消费场景,是城市 " 烟火气 " 回归的直观体现。诚然,通过外摆的形式,商业能够营造一铺一景一天地的情景式街区,有助于消费者培养新的消费文化,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也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在 " 云消费 " 的时代背景下,追求消费体验化成为发展重点,在购物中心、沿街商业、餐饮店铺外摆,消费者也能从中寻找 " 淘宝 " 的乐趣。
作为夜市新成员特色街区大众巷新光夜市,每当傍晚霓虹闪烁,叫卖声此起彼伏,人头攒动中的烟火气升腾弥漫。各种特色小吃、烧烤、甜品、奶茶、点心等美食琳琅满目,特色美食汇集于此,吸引游客争相品尝和拍照打卡,将人气和热度拉上了新高度。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外摆经济对旅游的作用或是贡献。当下,发展外摆经济,符合消费升级的时代需求,能够直接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推动休闲、娱乐、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外摆经济作为城市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点,其需求旺盛,潜力巨大。举例说明,借助假期 " 红利 ",兰州市文旅局发布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 " 五一 " 小长假,全市累计接待游客 464.041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88176.795 万元。再来个场景回放——夜晚的黄河边流光溢彩、人头攒动,金城关风情旅游区和黄河食渡文化夜市等区域以及兰州老街等特色街区人气爆棚,游客市民纷纷来此打卡,如此华灯璀璨又内涵丰富的外摆经营着实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购物体验,更有利于商家延长服务半径、更大限度吸引消费者。
那么,问题来了!人气旺了,热度有了,后续如何做?
外摆不只是把桌子从室内搬到室外那么简单,这本质上是商业形态和品牌在自然与公共空间中去重新定义或升级商业自身的调性与属性。商业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成功的外摆形式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或是新兴业态的 " 无门槛试用 ",或是体验式空间的 " 亲民 " 活动,亦或者是购物中心为消费者打造的游乐市集提供吃喝玩乐。总的来说,这些外摆空间一定是符合安全、文化、体验、原创,展现工匠精神,传递人文风情,展示地域特色,营造生活氛围 …… 这些都是需要深度探讨的必选题。
业内专家直言,外摆经济是时代的产物,但也是商业发展的产物。从盒子商业到慢慢出现的街区商业、社区商业,购物中心拥有越来越多的开放空间,再到如今商业外摆成为另一种场景模式。商业空间与商业形式从未停止过进化,而外摆带来的绝不是潮流轮回那么简单。鼓励和支持 " 外摆经济 ",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忽视的是,在一片支持声之下,也有不少人表达出对于城市管理、环境和卫生问题的担忧。这也提示我们," 外摆经济 " 要想从试点变成助力经济发展的常态化模式,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进行模式创新,更呼唤着相关部门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洁
一审丨编辑 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何晓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