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9 日下午,《民勤曲子戏 " 十四五 " 及中长期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在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召开,来自兰州城市学院、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甘肃省文联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民勤县文化馆负责人、甘肃省艺研院编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省艺研院编制组成员对《规划》的起草情况、基本内容及中长期保护传承民勤曲子戏的各项工程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还分别对《规划》进行了充分的评议评审交流,肯定了《规划》立足当代、筹谋千秋的重要意义。
专家们认为,《规划》对民勤曲子戏的保护、传承、弘扬、发展具备现实指导思想,文本背景全面、重点突出、目标清晰,对民勤曲子戏 " 十四五 " 及中长期保护传承弘扬路径指向有序,分类设计明确、构建体系保障措施完善,具备民勤曲子戏人才培养和地方戏曲保护系统工程两大亮点,圆满通过评审。
《规划》的设计旨在推动民勤曲子戏保护、传承、发展、弘扬,着力实现民勤曲子戏在 " 十四五 " 期间及更长时间内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及省级相关规划文件,以及武威市相关文件、民勤县曲子戏项目实施方案等当地政策为依据进行编制。
" 好的规划得益于前期扎实的工作。" 省艺研院负责人表示:" 目前我们已完整收录民勤曲子戏剧目 30 多部、曲牌小调 120 多个。以后的工作中,将通过抓住民勤曲子戏一个点进行微观研究,深入并长期探索,加大区域性联动,尝试省艺研院与县文化馆对接,联通剧本文献资料整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
他说:" 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民勤曲子戏能演的所有剧目,抢救性录入艺术家口述史,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民勤曲子戏的保护传承弘扬,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图由省文旅厅提供
一审丨编辑 石雨涵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