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电动车随意停放、一些车主从家中 " 飞线 " 充电 …… 当电动车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之一,充电隐患也不断凸显。5 月 8 日,市民黎先生就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反映,他所在的小区发生了一起电动车电瓶自燃事故。
居民有担忧,希望加强管理
黎先生告诉记者,4 月 1 日上午 10 时,家住南明区解放西路 222 院落一楼的他闻到窗外的焦糊味,从窗户望出才发现,有电动自行车烧起来了,火势已逼近窗台。所幸消防队员及时赶到,扑灭了大火,无人员伤亡,但有几辆电动自行车被烧毁。经判定,事故系电瓶发生自燃引起。
5 月 12 日,记者至该院落走访了解到,院中有 3 栋楼,每栋楼高 8 层。1 栋周边施划有电动自行车专属车位,但未设置充电插头。抬头可见,一根数十米长的电线从四楼窗台垂落,插在车辆的充电口上。记者还发现,在其他楼栋下的非划线区域,也有不少电动自行车随意摆放着。
居民马女士对此也非常担忧,她说:" 很多人图方便,随意拉个线、搭个插座出去充电,但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记者采访了院内几位电动自行车车主,他们均表示不了解充电所需匹配具体电流、电压及充电时长。" 我一般充电都是充一晚上,白天要骑出去也没时间充。" 居民李先生说。
街道办协调整改,守护小区 " 安全值 "
记者向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电动车一般充 8 小时左右即可,过长时间充电会让电池发热甚至爆炸,此外充电器也需跟车辆蓄电池型号相匹配,否则容易造成短路或充电不足。
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人员郑子会还提醒," 飞线 " 充电在天气突变等情况下容易酿成火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针对电动自行车停放位置,郑子会明确表示:"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针对这一问题,5 月 15 日,记者从南明区遵义路街道办事处了解到,该街道办已安排工作人员到该小区核查,对乱搭电线的居民进行劝阻,并清除小院内通道周边的电动自行车停车位。针对居民对于合理安排停放位置、合理设置专属充电桩的诉求,该街道办也已告知该院落的业主单位,业主单位表示具体解决方案正在商榷中。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高晨畅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