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伫立千年,如明珠般闪耀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
为了让这座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艺术宝库 " 青春永驻 ",敦煌研究院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手段," 数字敦煌 " 项目应运而生。一代又一代敦煌学者接力传承,历经 30 余年探索创新,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如今," 数字敦煌 " 架起古老和现代的连接之桥,让敦煌莫高窟揭开曼妙的面纱,走出大漠深闺,飞入寻常百姓之家。
2016 年," 数字敦煌 " 资源库上线,实现了 30 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节目全球共享,目前访问用户遍布全球 78 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 1680 万余次。至此," 数字敦煌 " 资源库成为面向全球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品牌。
腾讯自 2017 年开始与敦煌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先后推出了 " 数字供养人 "、QQ 音乐 " 古乐重声 " 音乐会、" 敦煌诗巾 "、《王者荣耀》" 遇见飞天 "" 遇见神鹿 "" 遇见胡旋 " 系列游戏皮肤、敦煌动画剧等数字文创精品内容,其中仅 " 遇见飞天 " 就有超过 4000 万人领取。
随着合作的逐步深入,双方于 2020 年共同推出了 " 云游敦煌 " 小程序,打开了敦煌文化传播的新窗口,该小程序总访问量已突破 6000 万人次。2022 年 6 月,敦煌研究院和腾讯共同成立 " 腾讯互娱 × 数字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 ",着力打造 " 数字藏经洞 " 项目,希望为大众打开一扇能够穿越时空、更轻松了解藏经洞和主要文物的新 " 大门 "。
" 数字藏经洞 " 经历了将近一年的研发,它的出现基于敦煌学百年的研究成果," 数字敦煌 " 的长期积淀,可以说是敦煌研究院和腾讯多年合作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今年 4 月,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 " 数字藏经洞 " 正式上线。该项目综合运用高清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等游戏科技,在数字世界生动再现了藏经洞及百年前室藏 6 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
从此,无论你身处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皆可通过 " 云游敦煌 " 小程序或 " 数字敦煌 " 官网直接登录 " 数字藏经洞 ",随时随地在指尖触摸敦煌。
运行良好的 " 数字藏经洞 " 在寓教于乐中将专业性极强的敦煌学知识多角度、多形式传递给了公众,带领大众润物无声般品读文物价值、感悟古人智慧、传承传统文化,开创了文物展示体验新范式。可以说," 数字藏经洞 " 的诞生必将进一步加强数字赋能、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更多文物资源上 " 线 " 入 " 云 ",破 " 屏 " 出 " 圈 ",不断丰富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让更多优秀文化成果为人民共享,令世界瞻望。
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 " 一带一路 " 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 数字藏经洞 " 还计划推出多语言版本,力求进一步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数字藏经洞’是首次在虚拟世界毫米级高精度复现敦煌藏经洞,让海内外的藏经洞出土文物以新的方式重聚、重塑、重现、重生,是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成立的‘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的一项代表性合作成果。"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由衷地表示:" 未来,希望能通过‘文物 + 科技’的融合,创新性展示更多敦煌文化优秀成果,探索开创文物展示体验新范式,有力促进敦煌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面向国内外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纵观文化遗产传播演进历程,从以图片、视频和网站为主的 " 平面 " 数字化形态,到具有 3D、立体展示效果的 " 三维 " 数字化形态,再到如今,在游戏技术和游戏叙事的参与下,出现了以 " 沉浸式 "" 参与式 " 交互体验为特点的全新数字化形态,新技术一直在驱动文博事业的发展。相信,像 " 数字藏经洞 " 这样的创新探索将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效应,并持续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一审丨编辑 王璇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