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5-17
小心!别被“解债服务”套路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各地出现以帮助 " 解债 " 为名,实施非法集资违法犯罪的新 " 套路 "。一些机构以提供 " 解债服务 " 为名,宣称可以协助化解债务纠纷,通过收取咨询费、服务费、保证金等方式吸收资金,存在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风险隐患,严重损害债权人、债务人财产权益。

为坚决遏制解债领域非法集资行为,积极稳妥防范和化解风险,守护好人民群众的 " 钱袋子 ",市政府金融办提醒市民,上述所谓的 " 解债服务 ",本质上只是拆东墙补西墙的非法集资骗局,资金链极易断裂,一旦出险,参与者将面临严重损失。市民要自觉抵制解债类非法集资活动,防止上当受骗。

目前,解债类非法集资典型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从事所谓 " 债事服务 "" 债务化解 "" 解债资讯 " 等业务,以向 " 客户 " 提供债权债务抵消、托管、整合、化解、实物兑换等服务为名,承诺将 " 客户 " 手中的债权债务转化为持续现金流并定期返还收益,诱使 " 客户 " 缴纳咨询费、保证金,甚至 " 投资入股 ",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存在较大非法集资风险。

如何避免陷入打着 " 解债 " 幌子的陷阱?首先,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解债团队的经营范围是否有解债项目,解债机构是禁止注册的市场主体,解债机构存在即非法。其次,核实解债团队的金融资质,即解债机构、代偿机构和第三方监管机构是否取得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金融牌照或是否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开展金融业务。第三,依法依规解决债务纠纷,警惕高利诱惑的 " 解债上岸 " 说辞,如发现有机构以 " 解债 " 之名行 " 集资诈骗 " 之实,请立即向辖区公安分局或处非办进行举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

一审丨编辑 王璇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