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第 133 届中国进出口交易会(简称 " 广交会 ")上,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所带来的非遗手绣文创产品成了广交会上的 " 宠儿 ",首批签订出口订单总金额约 37 万美元。
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于 2021 年在黔东南州麻江县成立,是一家集刺绣生产、销售、研发、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目前已经开发出了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布偶、饰品等五大系列 1500 余款非遗文创产品。
" 今年我们首次参加广交会,将‘贵州绣娘’四个字推向给全世界各国的采购商,通过这次广交会,有较强采购意向的客户主要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 在公司生产车间内,缝纫机哒哒作响,绣娘们以布为纸、以针作笔、以线代墨,绣出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产品。
刚刚参加完展会回来的总经理刘天宇让绣娘们赶制在展会上签订的订单,只为将产品按时交付到国外客户手中。"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跟我们重视青年人才、民族手工的产业化发展思路是密不可分的。" 刘天宇说。
刺绣、蜡染作为非遗技艺,需要传承和发展,但非遗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现实窘迫,只有适应时代变化,探索新发展模式,把非遗技艺变现,激发更多年轻人对非遗传承的责任和热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遗断档困境。
去年刚大学毕业的李泽英在该公司从事产品研发和设计工作,因被公司 " 非遗 + 文创 " 的发展形式所吸引,不仅给她创造就业机会,还给她搭建了发挥特长、实现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 就是把当地的刺绣和蜡染结合,然后跟潮流一起做出一些样品,我们会先做一遍,我们先了解工序再教给阿姨她们做。" 李泽英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麻江县从资金补贴、技能提升、税费奖补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 " 硬核 " 支持,依托省锦绣计划精品馆、东西部协作平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产业项目等资源,引导形成集苗绣工艺品研发、生产、体验、展销、培训的现代化刺绣产业基地。刘天宇告诉记者," 目前,麻江县投入 70 万元用于支持我们企业的发展,帮助我们建成生产及配套中心 1 个,非遗研学及非遗产业孵化中心 1 个,村级手工工坊 18 个。"
杨光红 张安俊 田如平 谢雨霏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