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 早在 410 年前,在《徐霞客游记》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中,旅行家徐霞客就以诗篇和山水,将文化与旅游相交织,著就文化之 " 静 " 与旅游之 " 动 " 的妙手篇章。
如今,四季分明的北国春城,正以实现文化事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力点和突破口——首家 " 长春礼物 " 概念店推出一批体现长春地域特点、风貌特征、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成功打造 " 城市文创 IP";打好 " 避暑 + 冰雪 " 两张牌,正在为长春文旅产业赋能;在 " 文旅融合 "" 城旅融合 "" 产旅融合 " 上持续发力,构建起长春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 文旅融合,成为赋彩长春高质量发展美好画卷的点睛之笔。
神鹿峰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长春文旅网红打卡地。
以文塑旅 " 长春礼物 " 为旅行目的地铸魂
绘有长影胶片、南湖凉亭等长春地标性建筑的 " 桂琳璐文创冰淇淋 ",印有长春旅游地图的特色丝巾 …… 极具创新意味与地域特色的 " 长春礼物 ",成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春树立文化自信、吸引旅行者目光的 " 不二法宝 "。
" 长春礼物 " 的策划与打造已持续数年,而真正让这一 " 城市文创 IP" 走入大众视野的,是去年开展的 " 长春礼物 " 征集大赛。当时参与活动互动的 " 粉丝 " 达百万人次以上,一批具有新思路的新商品涌现,使本地人、外乡客对长春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印象。
" 长春终于有自己的文创冰淇淋了,不仅造型别致,还符合年轻人口味,好看又好吃。"
" 外地朋友来做客,我送她一条‘地图丝巾’,让她记住长春。"
" ‘我在长春很想你’系列冰箱贴既实用,又有留念价值,我要把它带回成都。"
……
随着 " 长春礼物 " 概念店落位朝阳区,一款款融合设计巧思的旅游商品,被赋予承载长春文化符号与城市情怀的深刻内涵,向外界传递出长春的人文特色与风土人情,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对提升消费体验、拉动城市经济等方面产生着有效的引领作用。
以旅彰文 " 两极带四季 " 特色品牌延续文脉
长春持续发挥冰雪资源优势,推出一系列多元化的冰雪旅游产品和冰雪节庆活动," 组合拳 " 效应凸显。
已经成功举办 26 届的长春冰雪节,便是长春 " 两极带四季 " 特色品牌文旅活动之一。作为融文化、体育、经贸、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长春冰雪节对推动城市冰雪产业发展、冬季形象推广、经济拉动、消费带动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之在季节上对应的长春消夏艺术节,则是长春市夏季重要综合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通过举办瓦萨国际森林徒步赛、彩车巡游、消夏狂欢夜、消夏灯会、乡村旅游节、双阳梅花鹿节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长春夏季的独特魅力,释放出长春文化魅力,延展城市文脉。
为持续打响 " 避暑、冰雪 " 两张特色牌,长春在做强消夏艺术节、长春冰雪节、长春雪博会等特色品牌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发春秋两季文旅精品,打造出全年连续不断的旅游消费热点。
文旅融合 助长春城市文化建设自信崛起
资源禀赋优势是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旅强市的重要支撑。长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这为长春实现文化事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之路上,长春也正在持续增加中高端文旅产品的品质,构建城市文化生活高地,打造都市品质生活空间。
在艺术创作上,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加大重大现实题材作品创作,扶持大型舞台剧目、旅游演艺作品创作,复排优秀传统剧目。
在活跃演艺市场过程中,深化与中央歌剧院 " 央地合作 ",优化长影周末音乐会、长春爵士音乐节等品牌活动。
在文化场馆建设上,逐步优化长春博物馆体系,加强非国有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博物馆集群。
在新业态打造上,创新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方式,构建长春地域历史文化坐标体系,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
今年,长春将通过打造 " 三大区域 ",即:推动 " 九台 - 空港 - 莲花山 - 净月 - 双阳 " 连点成线,全力打造东部生态文旅带;突出伊通河南溪湿地、北湖湿地两端,融合水文化与消费业态,打造中部伊通河高端消费区;启动欧亚汇集区域改造提升工程,打造西部商旅消费新亮点。促进全域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产业融合、要素聚合、业态结合,持续推进特色文化再挖掘、城市 IP 再打造、公共服务再优化、旅游品牌再升级、消费潜力再释放,切实构建起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当下,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传承城市文化血脉、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抓手,是讲述城市故事、传递城市声音的重要渠道。加快文旅融合的步伐,正在成为激发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撬动经济发展活力,彰显长春文化活力与韧劲的有效路径。长春人已坚定自信地走上以文旅融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注重文化注入与表达,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元素,讲好城市故事,构建 " 事业 " 和 " 产业 " 两个格局,书写 " 全面 " 和 " 全域 " 两篇文章,协调 " 传承 " 和 " 发展 " 两个关系,实现 " 增量 " 和 " 提质 " 两个供给,力求让 " 诗与远方 " 在满足群众幸福感中相融相生、相得益彰,让文化和旅游相互赋能,全力推进本地人中意、外地客钟情的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美好生活城市建设。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