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5-18
在瞻园读书,会有一番怎样的体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 5 月 18 日是第 47 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下午," 遇见瞻园 遇见美好生活 "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举办。

△ 活动现场

" 逐月 · 译空间 " 正式揭牌

"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 是今年 5 · 18 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作为社会结构中值得信赖的机构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正加速与文化旅游、全民阅读快速融合。活动现场,南京市博物总馆与译林出版社双方代表为 " 逐月 · 译空间 " 正式揭牌。

△ 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张成英(右)和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季钰(左)为 " 逐月 · 译空间 " 揭牌

" 博物馆里有历史,书店里有思想,它们都陈列了人类文明的沉淀。" 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曾军在致辞中表示,两者的 " 跨界 " 结合,赋予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以深度的体验和情感共鸣,既体现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属性,也是打造文化休闲空间的一次新尝试。

△ 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曾军致辞

△ 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季钰致辞

据了解," 逐月 · 译空间 " 布置在瞻园逐月楼一楼,陈设古朴雅致。译林出版社准备了数千册的精品图书,包括很多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和深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常销书。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季钰认为,博物馆与阅读空间兼具历史的厚重和国际的视野,读者身处其间,可以纵览古今名篇,品鉴世界文学。

△ " 逐月 · 译空间 "

△ 叶兆言(左二)、陈卫新(左三)、杨涛(左四)展开文化对谈

目前,南京拥有各类备案博物馆超过 70 座,正聚力打造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 " 博物馆之城 "。围绕 " 博物馆与文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又该如何融合发展 " 话题,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作家叶兆言,著名室内设计师、诗人陈卫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杨涛三位名家展开了轻松而又干货满满的文化对谈。

在博物馆里成就精神家园

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为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活动现场,叶兆言、季钰及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英向来自消防、公安、医院、学校、街道、社区、环卫所等各行各业的代表及志愿者代表赠书。来自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太平语 " 志愿者团队代表龚安分享了从事志愿服务的故事。

△ 赠书仪式

龚安与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缘分始于 2021 年的夏天。她说,博物馆里藏着许多故事,只可惜文物不会说话,而她愿意成为他们的讲述者,诉说文物背后的精彩。

△ " 太平语 " 志愿者团队代表龚安分享志愿服务故事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龚安已经讲解了数十个场次,服务了上千名的游客。对她而言,周末到博物馆志愿服务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如果因为这样的小事能够让大家对历史文化产生自豪和自信之感," 何乐而不为?"

从事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龚安生活的一部分,也成就了她的精神家园。不论在博物馆的展厅还是在瞻园园林美景中,她都能收获到一份宁静和美好。" 对南京了解越多,就越热爱脚下这份热土。让更多人体验到南京历史文化的魅力,自己与这座城市的连接似乎变得更加紧密了。" 龚安说。

活动当天,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园林 · 有戏》也精彩开讲。该课程作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与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合作策划的《江南 · 园林》系列课程的延伸,融合了展览陈列、戏曲表演和美术手工等内容。同学们不仅作为 " 小小策展人 " 进行布展,还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认识戏曲中的道具和脸谱、体验戏曲演员舞刀弄枪、制作昆曲的盔帽,将传统艺术拉近现实。

现代快报 + 记者 储希豪 / 文 牛华新 / 摄

相关标签

博物馆 美好生活 志愿者 太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