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 1103 字,阅读时间约 2 分钟
长江云新闻记者 冯超
近日,网友爆料一则 " 内部 " 消息," 已经五月了,今年的产妇建档基本都已完成,已经可以估算全年出生人数了,结论是今年可能连 800 万都不到 ",此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认为 " 今年出生的孩子,上学会非常宽松。"
近年来
我国生育率持续下滑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据变化相关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长江云新闻记者查询生育率相关数据发现,我国生育率呈持续下滑趋势。而 2022 年是一个重要的 " 转折点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末,全国人口为 141175 万人,比 2021 年减少 85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956 万人,比 2021 年减少 106 万人。近三年中,我国总人口数量在 2021 年末达到峰值,2022 年末开启了人口负增长的阶段。
国家发改委官网数据概览:2022 年人口相关数据
人口变化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专家:2035 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或减少 3000 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区域教育分会理事乔锦忠,曾专门调研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并参与教育部多个司局政策咨询、省市县教育规划编制和政府评估。他表示,2035 年,我国义务教育在校生或减少 3000 万。
乔锦忠:" 我们团队用模型预测了 2020~2035 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发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先短期缓慢上升,在 2024 年达到峰值约 1.46 亿,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2025~2028 年平均每年学生以一两百万的量级在减少,2028~2035 年每年减少三四百万的规模。"
乔锦忠介绍,我国小学学位需求峰值出现在 2024 年,比 2020 年多出了约 485 万,初中学位峰值稍晚,出现在 2029 年。最终至 2035 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将比 2020 年的 1.4 亿减少约 3000 万。
未来,巨型大学难再见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或大量出现
乔锦忠认为,人口结构变动最终也会影响到高等教育。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和普及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必然会进入买方市场,届时学费收入会减少,政府提供的资助可能也会减少,各高校为了生存需要,必然会调整战略进行差异化发展。
乔锦忠:" 按照国外经验,工程、医学,甚至师范教育本应是精英教育,不是任何层次的学校想办就能办,但现在低层次的工程、医学和师范教育比比皆是。从结构上看,真正学术性的高等学校占比不应太高,更多的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办学主要指向就业。"
因此,乔锦忠判断,随着大学生的减少,未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可能也会大量出现,学校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和企业合作的机会。大部分高校会主动选择特色化的发展方向,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是今年出生,未来上学或许会非常宽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