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 杭州女子捐钱 1000 万 # 这一话题词冲上热搜第一!
据橙柿互动了解,2023 年 " 五一 " 小长假前夕,杭州市慈善总会收到了机构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捐赠人是一位女士,她出资 500 万元人民币,成立 " 香樟专项基金 " 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她选择匿名捐赠,深藏功与名,只愿物尽其用,让捐赠发挥价值。
母亲说,疫情过去了,时间差不多了
2008 年,应晗(化名)的母亲做了一个决定:晚年要捐出自己的财产。" 那时她才 50 多岁,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和社会的飞速变化,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体悟。" 应晗说," 我和妹妹都尊重她的决定。"
接下来的十多年间,母亲不断和应晗姐妹讨论这项 " 捐赠 " 的细节,捐多少钱,怎么捐,捐给谁 ……2023 年清明刚过,母亲对应晗说:" 疫情过去了,大家交流方便起来,时间差不多了。"
" 听到这句话,我有一瞬间的震惊,但很快平静下来。" 应晗说," 妈妈说了十多年的事,终于到了要办的时候!" 过了几天,妹妹也从母亲口中得到了消息。" 我和妹妹没一句反对,我们都认定这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捐赠金额也是大家说好的,先捐 1000 万,只是何时开始而已。"
学理工科的应晗是个 " 行动派 ",接收到母亲的捐赠 " 指令 ",她马上着手做功课。平时刷短视频和微博,看到感兴趣的公益项目,她会随手捐一点钱,现在要帮母亲捐好这一笔钱,还得慎重。
最终,和母亲商量后,她们给杭州市慈善总会和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分别捐赠了 500 万元。
其实,疫情给应晗母亲的家族收入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母亲的捐赠想法没有改变过。" 我们不用奢侈品,生活成本也不高,妈妈的这个夙愿,我们一定要帮她完成。" 应晗和母亲商量," 未来等资金陆续到位,我们还会做第二笔捐款,还可以尝试更多的捐赠方法和手段。"
我女儿才知道,外婆做了那么酷的事
捐完钱,应晗把收到的捐赠证书给女儿看:" 我女儿非常震撼!她正在读中学,根本想不到,外婆竟然做了那么酷的事情。"
母亲做出这个决定,应晗一点都不意外。母亲年轻时当过医生,见识过人间疾苦;后来离开医院支持父亲创业,最辛苦的时候,她一人要做三份工,提前透支了身体。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母亲越发觉得," 赚钱很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身体更加重要。钱治不好身体,但如果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就有价值 "。
" 我妈妈的生活很简单,她不是那种可以从名利得到幸福感的人。" 应晗知道母亲此次捐赠的目的,一个是希望回馈世间,因为她认为钱在帮到人的时候才有意义;另一个,她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对钱不要太贪心,要认识到钱只是世间的流通工具,不要太执着。" 其实我现在对钱还是有点执着的,没有办法把钱都捐出去做慈善。我妈就劝我慢慢想明白这件事。我想细水长流做慈善这件事,我和妹妹会一直做下去。"
对应晗来说,此次捐赠对家庭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我女儿快要中考了,压力蛮大。我给她看捐赠证书,就是想告诉她,学习不是为了以后挣钱,而是为了自己,为了社会。不追求名利,不要被功利的东西局限住,人生有更多广阔的可能性。"
应晗说,在社会上,积累财富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教育的点滴积累和正向循环,妈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方向。
用来给专项基金命名的香樟是浙江省内最常见的绿化植物,图为吴山上的宋樟。(陈中秋 / 摄)
来源:橙柿互动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