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启动,免费为信宜人民提供 1000 多例肠镜检查及 1000 多份肠癌粪便基因甲基化检测!5 月 22 日上午,信宜市县域医共体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启动暨县域医共体学术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 / 信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粤西医院)召开。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最新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已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成为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和造成社会负担的重点恶性肿瘤之一。
广东省县域医共体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由中山六院牵头实施,信宜是项目启动的第一站,针对普筛出的高危人群、确诊人群,建立县域医共体内县-镇联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以及 " 三甲医院 - 县域医共体 " 联合模式下对结直肠癌的 1-3 级预防的综合防治机制及早期双向转诊机制,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早发现与早治疗实现闭环管理,增强群众的肿瘤防治意识,实现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信宜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龙飞指出,这次县域医共体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的启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工程,也是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助推健康信宜建设的有力举措。
茂名市卫生健康局二级调研员梁波指出,试点开展县域医共体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筛查项目是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完善县域医共体肿瘤综合防治的三级预防协同机制,加强以健康为中心的省、县镇分工分级协作的强而有力的推手。他强调,粤西医院要借助与中山六院紧密型医共体合作优势,将肠癌防控的重心从 " 精准治疗 " 前移到 " 精准预防 ",从 " 防、筛、治、养、管 " 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全面推广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比例。
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二丹表示,中山六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信宜,要重点聚焦目前突出的重大慢病患者、贫困交加的重点人群、多病共患的老年人这三类人群最需要的健康服务,以结直肠癌筛查为切入点,完善肿瘤防治网络,建立全民健康信息系统,着力提升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服务和管理水平,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 结直肠癌是一个非常适宜筛查的高发肿瘤,从腺瘤和息肉以及其他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需要十几年时间,这为我们进行筛查和干预,留下了很长的窗口期。" 该项目总负责人、中山六院副院长吴小剑介绍,作为牵头单位,中山六院从事肿瘤的筛查已经有 11 年,这次把肠癌筛查项目第一站设在信宜,就是把粤西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信宜 150 多万老百姓健康素养提升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筛查项目、科普宣传,促进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提升基层医院对肿瘤筛查和作为慢病管理的能力。
在县域医共体学术会环节,黄二丹首先就医共体内涵进行了介绍,并从明确分级诊疗改革的利益目标、如何形成持续有效的利益机制、构建权责对等的管理体制、让绩效考核发挥作用、构建高质量的信息系统等 5 个关键环节阐述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合作共赢发展模式。
中山六院副院长、粤西医院院长姚麟则从中山六院信息化建设经验提出了信宜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构想。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唐小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