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5-24
《酒典》导读|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华酒桌文化——酒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酒的种类和酿造方法持续丰富,随之衍生出有关酿酒、喝酒、行酒令、礼仪等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行酒令就是伴随饮酒发展出来的,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饮酒方式,不仅是佐酒助兴活跃气氛的重要手段,更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融入酒中,堪称 " 酒中的文化 "。通过行酒令,更是让众多文人骚客从喝酒中获取灵感,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精妙绝伦的诗篇和佳作。

据记载,酒令诞生于西周,在古代还设有 " 立之监 "、" 佐主史 " 的令官,即酒令的执法者,这时酒令是限制饮酒而不是劝人多饮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酒令愈来愈成为席间游戏助兴的活动,以致原有的礼节内容完全丧失,纯粹成为酒酣耳热时比赛劝酒的助兴节目,最后归结为罚酒的手段。

据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酒令虽五花八门,品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雅令和通令两大类,其中又以雅令最受欢迎,仅见于史籍的雅令就有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对字令、彩云令等。

我们如今熟悉的 " 飞花令 ",就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 " 行酒令 " 的游戏。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行令方法是 : 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比 " 五魁首,六六六 " 之类的民间酒令难多了,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

那么,行酒令有着怎样的历史和发展呢?

1、春秋战国:燕射与投壶

在周朝,行 " 燕射 " 之令,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 投壶 " 之令就来源于射礼,投壶之难在于壶内的玄机,其内盛有小豆,圆滑且极富弹性,所以所投之箭往往被弹出,输掉的人被罚饮酒。

投壶因其最具封建礼仪教仁意义,所以沿袭最久。在《礼记》中慎重地写着《投壶》专章。三国名士邯郸淳的《投壶赋》描绘最为出色:" 络绎联翩,爰爰兔发,翻翻隼隼,不盈不缩,应壶顺入 ",可窥见当时盛况。

2、魏晋:流觞曲水

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一种有如 " 阳春白雪 " 般极高雅的酒令——流觞曲水。所谓 " 流觞曲水 ",是选择一风雅静僻之处,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的曲水边,由一人将盛满酒的杯子从上流放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作出诗来。流觞曲水以高逸雅致的情趣在所有酒令中显得不同凡响,但一般百姓也实在难以效仿。

最著名的一次 " 流觞曲水 ",当数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当时," 书圣 " 王羲之与当朝名士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排遣感伤,抒展襟抱,众人所作的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就是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3、唐朝:藏钩射覆

唐宋时,酒令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据皇甫松《醉乡日月》记载,当时已有 " 骰子令 "" 小酒令 "" 改令 "" 手势令 " 的名目了,酒令的游戏规则也有了多种规定。大诗人如孟浩然、王维、元稹、李商隐、杜牧、皇甫松等,留下了大量描写饮酒行令的诗篇,为酒令文化增添了浪漫色彩。民间流传的李白和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四人的联诗行令故事,便是一则美谈。四人联成的一首诗是:

一轮圆月照金樽,(贺)

金樽斟满月满轮,(王)

圆月跌落金樽内,(杜)

手举金樽带月吞。(李)

既有格律诗味,又不失为应时即景的 " 席上之物 "。

当酒令发展到唐代,其中尤为盛行的为 " 藏钩 "、" 射覆 " 等几种。" 藏钩 " 也称 " 送钩 ",简便易行。即甲方将 " 钩 " 或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乙方猜度,猜错罚酒。这好似 " 猜有无 " 一样。

" 射覆 " 是先分队,也叫 " 分曹 ",先让一方暗暗覆物于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射就是猜或度量之意,唐代诗人李商隐就精于此道,他在诗中写道:"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4、明清 : 拧酒令儿

明清两朝流行的酒令当推 " 拧酒令儿 ",即不倒翁。先拧着它旋转,一待停下后,不倒翁的脸朝着谁就罚谁饮酒,粤人称 " 酒令公仔 "。

为此,俞平伯先生引《桐桥倚棹录》称其为 " 牙筹 "。它是一种泥胎,苏州特产,一般为彩绘滑稽逗乐形象。比如在《红楼梦》第 63 回中,曹雪芹也细致描写了人们用酒筹行酒令时的情景。在这一回中,宝玉过生日,他呼来黛玉、宝钗、晴雯等人一起晚餐并饮酒。酒喝到开心之时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里面装着象牙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开始行酒筹酒令。

小小的行酒令背后却蕴藏着如此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行酒令的发展史不仅是中国酒文化的演变史,更可以透过行酒令的发展,窥探中国民众娱乐方式的发展和变化。流传至今,一些简单易学的酒令变得脍炙人口,比如现今的 " 猜拳 ",在古代叫 " 同数 "。

来源 酱香仁怀

编辑 黄聪/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