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3-05-26
包公街道包河社区党委:“三项合一”办好“关键小事”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基层党建重难点问题,包公街道包河社区党委积极推进书记项目、红色管家、为民服务项目 " 三项合一 ",以 " 项目 " 为切入点,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上下联动,凝聚红色力量,筑牢红色堡垒,建强红色阵地,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切实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彰显为民服务高效率。

创新 " 书记项目 " 品牌,架起幸福共建 " 连心桥 " 。

为进一步推动书记抓项目党建职责落地见效,包河社区党委按照 " 切口小、示范强、有创新、能落实 " 的原则,结合社区实际,申报 " 初心汇聚 荷美万家 " 书记项目。以社区治理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 " 双报到、双报告 " 工作优势资源,围绕 " 机制共享 "、" 契约共建 "、" 群团共治 "、" 文化共鸣 " 四个主题深耕细作,推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社区聚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发挥,为民实事走向深入,为民服务主角 " 轮流唱 "。自 " 书记项目 " 实施以来,包河社区党委围绕区域化党建活动 36 项服务清单,与省地矿局、省粮食局、省统计局、省文联等 8 家党建联盟单位完成资源对接和项目认领,携手完成 6 家困难党员微心愿,召开党建联席会共议协商 5 次,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 7 次。

建立 " 红色管家项目 " 阵地,画出党群最大 " 同心圆 " 。

为形成 " 抓住一个人、示范一班人、带动一群人、解决一堆事 " 的牵引效应,包河社区党委经过层层筛选,在辖区聘用 9 名有口碑、有威望、有情怀的党员担任片区 " 红色小管家 ",下沉片区网格,密切党群关系、办好 " 关键小事 ",着力构建 " 党组织书记 + 网格员 + 红色小管家 " 的治理体系。服务群众 " 零距离 "。以绘就党群 " 同心圆 " 为依托,围绕 " 十项暖民心工程 ",红色小管家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政策宣传、线上微信群答疑等 " 亮牌 " 服务。" 敲门行动 " 中,小管家们一方面不断完善残疾、重病、孤寡、独居等特殊群体台账,做到日访、周访、月访全覆盖,同时向居民发放 " 红色小管家 " 联系卡,建立群众 " 需求清单 "、" 问题清单 ",营造 " 有事专找小管家 " 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服务居民的 " 最后一米 "。议事协商 " 有力量 "。建立 "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的闭环机制,每月定期召开红色小管家会议,针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归类分析、建言献策。今年以来,重点围绕 " 加装电梯 "、" 老旧小区改造 "、垃圾分类等问题,红色管家先后召开 3 次研讨会议,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30 余条,协商解决楼宇安全隐患、居民楼道乱堆放、小区承重墙破坏等问题 20 余个。

拓宽 " 为民服务项目 " 触角,凝聚基层治理 " 向心力 "。

坚持以党建撬动治理杠杆,聚焦老城区治理 " 洼地 " 和群众 " 急难愁盼 ",按照 " 一小区(片区)一党组织 " 模式," 一小区(片区)一特色服务品牌 " 目标,实行社区 " 两委 " 班子成员与小区(片区)党支部书记 "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 机制,因地制宜建立 10 个小区(片区)党支部。由各片区党支部牵头,社区、社区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确定 " 包小荷 " 党群服务微站、群雁协商议事会、萤火之光、红色传声筒、咫尺温暖等各个片区各具特色的 " 为民服务项目 "。自各片区为民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共开展党史、安全、文化等各类宣讲 5 次,口腔义诊、公益义卖、便民理发、法律维权等主题服务 12 场,联合片区党员、群众骨干开展居民说事、民情恳谈等协商议事活动 8 次,解决群众身边事 16 件,真正做到了通过项目化运作,打通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和堵点,不断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指数。

下一步,包河社区党委将进一步强化书记主体责任,以党建 " 项目 " 为抓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用劲,重点发力,在各小区(片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经验做法,稳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钱泽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