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市伊通河畔,与北海湿地公园对角相望的国网长春供电公司长春 220 千伏变电站静静地坐落着,人们亲切地称它为 " 老变 "。在这里,一批又一批的 " 老变 " 人,用坚韧、精益、争先、奉献,守护着万家灯火。
" 长春 220 千伏变电站全站设备测温结束,重要设备及各接点温度正常,未发现过热隐患 "…… 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一班班长汪新兵和同事完成了当日对长春 220 千伏变电站的巡检工作后,来不及休息,就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听汪新兵介绍,他的班组管辖着长春 5 座 220 千伏变电站、2 座 66 千伏变电站。
" 我们有好帮手,工作再多也不怕。" 汪新兵嘴里的 " 好帮手 ",是一个 1 米多高白色外壳,带有 4 个轮子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它正沿着巡检路线缓缓移动,不时停下,对着空中变电设备拍摄测温。从汪新兵那里了解到,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完成变电站内的高清巡视、夜间巡视、红外测温、单设备特巡等多种巡检任务,将数据及时上传到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创新研发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上。"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是我们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科技项目,已获得 3 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从‘人工巡视’向‘智能巡视’、从‘单一巡视’向‘立体巡视’、从‘经验判断’向‘智能分析’的 3 个转变,巡检质效得到了大幅提升。" 汪新兵非常骄傲地介绍着。
" ‘老变’曾是长春唯一的一次变电站,是长春电网的开关枢纽。2012 年,在‘老变’原址,长春市第一座 220 千伏智能变电站建成投运,标志着长春电网建设全面迈进了数字智能化发展的崭新时代。"50 多岁的 " 老变 " 人李宝成如数家珍地说,过去,电力员工每天 24 小时值班,需要 " 四班倒 "。如今,虽然 " 老变 " 的环境好了,设备也更先进了,但是 " 老变 " 人的工作态度没有变,精耕细作守护万家灯火的初心没有变。
有老一代 " 老变 " 人的引领,新一代的 " 老变 " 人正以更高的追求,在传承中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对于青年员工黄立宇来说,创新总是有巨大的吸引力。他带领业务骨干编制《变电站巡视口袋书》,将巡视要求、要点与设备实际相结合,已被推广为国网长春供电公司的工作指南。针对变电站空开上口装设接地线接触不良问题,他发明了 " 用于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线的固定装置 ",并获得了专利。" 智能用电时代对我们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学习、进步,在传承中书写‘老变’人的新篇章。" 黄立宇说。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