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书玮 记者 徐红艳)" 牵引场、张力场、沿线杆塔上所有人员注意,开牵。"5 月 28 日 10 时许,南京气温直逼 35 ℃,在位于南京东善桥 - 牧龙 220 千伏双回线路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金鑫鑫发出指令。
△东善桥 - 牧龙 220 千伏双回线路施工现场 通讯员供图
东善桥 - 牧龙 220 千伏双回线路起于南京 500 千伏东善桥变电站,止于 220 千伏牧龙变电站,线路全长 18.77 公里,新建铁塔 58 基。其中,全长 13.7 公里的东善桥变 - 公塘变段正在全力拼进度,奋战 6 月 15 日全线贯通目标。
该段工程共有 39 基塔,完工后,电流将顺着新建的能源大动脉从 500 千伏东善桥变电站,注入今年的南京迎峰度夏重点工程—— 220 千伏公塘变电站,成为公塘变电站投运的 " 源头活水 ",可有效提高南京江宁开发区、滨江开发区电网供电能力,助力中兴通讯、LG 乐金化学、腾讯华东云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跑出 " 加速度 ",为南京江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日,在 31 号到 37 号杆塔间,工人们正在高温下与时间 " 赛跑 ",加紧进行近 1.66 千米放线作业。10 时 49 分,在 37 号塔下方,1 台张力机轰鸣,带动机身后方 2 个线盘转动,一根牵引绳通过走板连接着的 2 根导线,被缓缓牵出 ……100 米高铁塔上,随着导线安全抵达预定目标位,8 位施工人员又马不停蹄地进行导线紧线、附件安装。
" 这条线路是南京地区首次采用 500 千伏 /220 千伏混压四回路组合钢管塔,杆塔主材采用高强钢管,单基杆塔重在 90-150 吨之间,杆塔全高均在 80 米以上,最高一基杆塔高达 110 米,单基杆塔近 2000 个零部件,螺丝近 4 万颗,拼装工艺极其复杂。" 金鑫鑫告诉记者,传统组立一基铁塔大约需要 3-4 天,组立这种组合钢管塔则需要 5-7 天,这意味着,本就紧张的工期更紧张了。
工期紧,而 6 月中旬全线贯通的奋战目标不能变,只能想办法抢工期拼进度。" 我们投入‘重兵’增加工效。" 金鑫鑫说,此次工程施工过程增加了机械化占比,机械化工效是人工的 2 倍多," 机械主要是指吊车,我们还优化了吊车组塔的工序,小吊车拼装,大吊车吊装。" 施工人员根据每基杆塔的不同地形提前谋划,便于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顺利就位。
"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六点前开工,一天要干 14 个小时,到晚上七八点,每人喝掉 6、7 瓶水。" 金鑫鑫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工程在迎峰度夏前投运,4 月 20 日开始大范围组立杆塔以来,150 余名建设者连续坚守在工程一线,五一假期、周末也不例外。" 目前,东善桥变 - 公塘变段的工程整体进度已完成超 80%。"
工程全力推进,金鑫鑫的脚步完全停不下来,一个牵张段,就有 4-5 个作业面,人员组织、物资调配、工器具使用、机械进场、安全管控 …… 任何问题他都要立即响应,风吹日晒的环境让他有了一张黑里透红的脸。" 为保证工程如期完成,这一个多月大伙儿都是吃住在工地,还有 90 后的同事‘ 520 ’当天上午回去领了个‘证’,又立马了赶回现场,大家肩上的责任都很重。" 烈日下,金鑫鑫说着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又向工地奔去。
云端架线,重 " 兵 " 竖塔。东善桥 - 牧龙 220 千伏双回线路施工现场,只是南京供电人迎战迎峰度夏的缩影。面对即将到来的高温,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目前已投运迎峰度夏主网工程 6 项,六月底前还将投运 8 项,全力增强电力供给能力,坚决打赢迎峰度夏保供电攻坚战。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