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 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 " 终评出炉。由甘肃省博物馆选送的 " 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 " 项目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的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M16、M18 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入选了 "2022 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
(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修复工作现场)
此次甘肃省博物馆选送的 " 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 " 项目入选,也是甘肃省纺织品类文物修复项目首次获全国性殊荣。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和韩佐乡,为新石器时代、汉代、魏晋、西夏墓葬。2013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磨咀子墓区面积 70 万平方米,墓葬密集,是一处汇集多个时代、多种文化内涵的综合性大型古文化遗存地,对我国考古学、汉晋史、西夏史和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主要是对磨咀子汉墓出土的 10 件(套)纺织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1 件(套),国家二级文物 5 件,国家三级文物 4 件)进行保护修复。项目运用了针线修复法、邹丝纱织网加固技术、丝蛋白加固等一系列保护修复措施,有效消除和控制了文物病害。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对纺织品的工艺、用途、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M16、M18 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文物修复前后对比)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从 2006 年开始连续发掘至今,曾被评为 2006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M16、M18 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是对马家塬战国墓地 M16、M18 出土出土的 2285 件金属器(青铜器 267 件、金银铁器 133 件、铁器 31 件、金银花饰 1987 件)进行保护修复。项目通过表面清理、去除有害锈、加固、粘接、补配、脱盐、缓蚀、封护等技术手段,有效消除和控制了文物病害,确保了文物的完整性,为该批文物的长久保存、研究、展示利用奠定了基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图片分别由省博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一审丨编辑 安周霜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