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06-02
【国宝有故事之三】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与浪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

唐玄宗早期无疑是一位成功的君主,开创开元盛世,让大唐发展达到鼎盛,晚年也是一位合格的丈夫,八百里加急只为让杨玉环吃到喜爱的荔枝。但自古江山与美人不可兼得。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了叛乱,唐玄宗带着杨玉环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贵妃的身躯及裹尸衣物都已腐烂,唯有随身佩戴的银质香囊完好。

在西逃途中,唐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只留下《长恨歌》成为哀惋的绝唱。这段中国古代的经典爱情故事,因为这件银香囊而变得触手可及、历历在目。

1970 年 10 月,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发现了一个唐代窖藏。根据这批宝物的质地和当时的品级规定,它们被认为是唐代宫廷珍宝。这批宝物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被埋在地下?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而如今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就在这批宝物中,不过当时它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专家猜想,这应该是个熏香的小圆球,所以为其取名为 " 熏球 "。

1981 年 8 月,陕西扶风法门寺塔随着一场暴雨轰然倒塌。6 年后,重建法门寺塔清理地基时,一座隐藏地下一千多年的唐代地宫赫然显现,其中地宫旁一个石刻《监送真身使随负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衣物账碑》,详细记录了地宫中每件供奉宝物的名字。发现宝物中有两枚银质圆形熏香器具,与先前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熏球十分相像,因在碑中将这种器具记载为香囊,从此这枚熏球被正式更名为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而这枚香囊有可能就是当年杨贵妃的同款香囊。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外壁银制,镂空,相当于一个李子的大小。香囊里面有个陀螺仪。香囊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了两个半球形,上下半球以活轴相套合。上半球顶部铆接有链条,下半球里面有两层银制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香囊的核心是个直径 2.8cm 的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制铆钉铆接,无论如何转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其中的香料也会稳稳燃烧。整个香囊重 36 克,还抵不上一个小个鸡蛋的重量。

几百年后的大航海时代,欧洲船只上出现了卡尔达诺悬体,挂着罗盘驶向茫茫的大洋,开启了环球旅行和美洲的发现之旅。卡尔达诺悬体应用的就是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蕴含的原理,这个理论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成为大航海时代的技术保证。

鲁迅先生说过,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去用它看风水 …… 从火药到指南针,包括后来的香囊,东方智慧往往被西方人投身于工业、航海等等,而中国古人却总是将聪明智慧,一次又一次载入浪漫的诗歌与迷离的传说之中,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

撰稿 / 高兴

相关标签

杨贵妃 陕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