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在 6 月 2 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我市 2022 年环境状况。
大气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
2022 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 301 天、达标率 82.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4.46、同比下降 6.1%,环境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正式迈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并连续
九年持续改善。 可吸入颗粒物 ( PM10 ) 年均浓度 68 毫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5.6%,首次实现达标;细颗粒物 ( PM2.5 ) 年均浓度 33 毫克 / 立方米、同比上升 3.1%;二氧化硫 ( S02 ) 年均浓度 15 毫克 / 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氮 ( NO2 ) 浓度 38 毫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17.4%,首次实现达标;臭氧(03)第 90 百分位数浓度 149 毫克 / 立方米、同比上升 2.8%;一氧化碳 ( C0 ) 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 1.7 毫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15.0%。
2022 年未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轻度污染及以上污染天气中 PM10 为首要污染物的 32 天,占 48.5%:03 为首要污染物的 18 天,占 27.3%;PM2.5 为首要污染物的 11 天,占 16.7%:N02 为首要污染物的 5 天,占 7.6%:无 C0 和 S02 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气。
2022 年,共出现输入性沙尘天气 28 次,同比增加 7 次;影响天数 53 天,同比增加 9 天。
水环境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100%
2022 年兰州市饮用水水源总取水量为 25491 万吨,年达标供水量为 25491 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100%。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黄河干流扶和桥、新城桥、包兰桥、什川桥均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一级支流湟水河桥断面优于Ⅱ类;一级支流庄浪河界牌村断面为Ⅱ类水质,水质状况为优;二级支流大通河享堂和先明峡断面为Ⅱ类水质,水质状况为优。
此外,2022 年,我市土壤环境保持良好,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基本达到 100%,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事件。声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评价 " 较好 ",功能区噪声年度平均均值昼间、夜间均达标。全市集中收集处置医疗废物 1.88 万吨,处理生活垃圾 127.53 万吨。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兰州市(不含兰州新区)国土调查总面积为 1978.87 万亩,全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97.33 万亩,林地面积 219.72 万亩,森林面积 165.18 万亩,森林覆盖率 8.35%(包括兰州新区和兴隆山)。草地面积 1024.65 万亩,草原植被盖度 54.94%。共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 4 纲 28 目 83 科 427 种,野生林木物种 33 科 63 属 133 种。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个,分别为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3 个,分别为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占全市国土面积 6.04%。
2022 年全市平均气温在 7.2 至 12.0 ℃之间,较历年同期偏高 1.0 至 1.1 ℃。年降水量在 195.3 至 461.5 毫米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榆中偏多 2 成,其余各地偏少 2 至 3 成,雨日偏少。年日照时数正常略少。年内冷暖起伏大,旱涝急转,入春偏早。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等,造成部分地方农业损失。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吕胜军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李雪岚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