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6-07
金城观丨各有路径,垃圾废物也是宝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汽车报废了能利用吗?大量的生活垃圾运到哪儿啦?家里的旧电视、冰箱乃至旧衣物怎么处理?众多被人们弃之不用的垃圾,在 " 无废城市 " 的建设中,将被分门别类、各有路径,其中有许多竟成为 " 城市矿产 ",重获新生。

在这里 垃圾 废物被 " 吃干榨尽 "

沿九州山谷北行 20 多分钟,行至尽头时便能看到绿意掩映中的兰州丰泉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主营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公司,其负责运营的兰州垃圾发电项目是中国西北最大的垃圾发电项目之一,也是兰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

记者看到,厂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就连垃圾清运车也要通过封闭的廊桥进出。喻海良说,兰州垃圾发电项目分两期建设,2016 年 9 月 30 日,项目一期并网发电,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约 75 万吨,向国家电网供电约 2.5 亿度,可节约标准煤近 10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 20 万吨,已成为行业节能低碳环保的样板工程。等项目二期投入运营后,日处理可达 3500 吨,可解决未来居民生活垃圾增加却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

(回收制定的橡胶颗粒)

在中控室,记者可从偌大的屏幕上看到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工作人员介绍,生活垃圾实施三区管理,即进料区、上料区和发酵区。因生活垃圾的含水量较高,他们采用先进的炉排炉技术,已圆满地解决了焚烧不彻底的问题。焚烧的热量用于发电,烟气净化系统主要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氯化氢、烟尘等),确保烟气达标排放。最后的残渣可用来做砖或用于路基辅料等用途,可谓 " 吃干榨尽 "。

多年来,该公司成功解决了兰州市主城四区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置问题,实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兰州的城市管理及环保事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该公司已累计为兰州市焚烧生活垃圾超过 480 万吨,换算成体积约有 1000 万立方米,如果全部堆在一个标准足球场上,有 1400 米高。

记者随后又来到永登县树屏镇河沿沟,这里有一家专门处理固体废物的企业——固体废物甘肃金创绿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甘肃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下称 " 金创绿丰 "),该公司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共同批复,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全国 31 个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之一,也是我省最早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2011 年 1 月 18 日公司投入运行,我们承担着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和全省危险废物及兰州市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要职能。" 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友治说,公司一期的焚烧线是 15 吨 / 日,二期是 30 吨 / 日。他笑着说:" 在国家规定的处理固体废物方法上,除了化学处理方法之外,其他的处置措施我们都具备。"

" 疫情期间,医废运来后便进入自动化处理流程,避免人员接触,焚烧温度可达 1100 度以上," 王友治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这里是冷库,处理不完时可暂时保存。那边是污水处理厂,废水实现了循环利用,不外排。"

记者随后来到刚性填埋场的施工现场。监理说,填埋场的建设标准要比一般的高层楼盘还要高,比如说隔墙的厚度就达到了 300 毫米以上。建好后的填埋场如同一个大坝,只是里面排列着用于装载废物的大格子。" 这是兰州首个刚性填埋场,投资 4500 万,成本主要花在钢筋、水泥上了。一根柱子就能支撑 3000 吨,结实得很。"

王友治对记者解释,目前处理废物的手段有三种,一是焚烧,主要针对的是有机物,这是一种比较彻底、理想的处理手段;第二种是填埋,即柔性填埋和刚性填埋。其中,刚性填埋场可以称为固废的终点站。也就是把现在还无法处理的固废封存起来,等以后技术水平提高了,再取出来处理;三是液体类,诸如废酸、废碱以及一些重金属废液等。

在这里 废物变 " 矿产 " 获得新生

收到的废塑料可造原料,报废的轮胎可用来炼油,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成为路面砖、路缘石;废铁、废塑料变成新原料;APP 一键下单即可上门回收家具、衣物 …… 这些都是 " 无废城市 " 的情景再现。

上高速、经国道,记者来到位于兰州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红古园区。

(危险废物焚烧线)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业务部副部长王泉清介绍,目前园区入驻的废橡胶企业就有 3 家,纸箱厂也有 3 家 …… 市民打电话,就会有专业人员上门付费回收冰箱、洗衣机等,园区要对回收的废物进行拆解、再利用。" 这么说吧,回收进来的废品,均可进行拆解再利用,如旧轮胎磨成胶粉后可加工成新轮胎,回收的泡沫可制成外墙保温板,废钢经再加工后可直接进钢厂 ……。

王泉清说,以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有限公司为载体,向国家财政部、发改委申报的国家 " 城市矿产 " 示范基地最终获得批复,落户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园区内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全封闭污水循环处理系统,不设置排水口,利用生物降解工艺,实现污水循环再利用。目前产业园承担的 " 城市矿产 " 示范基地 10 个项目已基本建成,2 个自主建设项目已投产。建成了废纸再制造、废塑料再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废家电拆解、废橡胶利用等节能环保产业链,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百亿元以上,直接增加约 1 万个就业岗位。

每台电视机有塑料 3.5 公斤、铁 1.4 公斤、铜 600 克、铝 100 克;每台电冰箱有铁 38 公斤、塑料 6 公斤、铜 1.4 公斤、铝 600 克 …… 园区展示的这些数据,刷新着记者对垃圾回收利用的认知。

园区通过市回收公司已建成 708 标准化城乡社区回收网点、7 个分拣加工中心以及兰州市 12345 民情通、965955 百姓回收服务热线,建立了以回收站点回收、分拣中心分类、产业园加工利用,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废旧物资收购总量约占全市可收购总量的 80% 左右,报废汽车收购总量约占全市的 50% 左右,废橡胶收购量约占全市的 80% 以上,废纸、废塑料收购量约占全市的 70% 左右,资源回收率居兰州市回收行业主导地位,为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泉清说,按照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思路,积极打造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规划建设 5000 吨 / 年废旧铅酸电池综合利用、6 千吨 / 年废电路板处理、10 万吨 / 年废矿物油精馏残渣综合利用、2 台 75t/h 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电联产项目、20 万吨 / 年废纸再制造二期等重点项目。

红古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由 2017 年的 88% 提高到 2022 年的 95% 以上。

(危险废物焚烧线)

据了解,在 2018 年国家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之前,兰州市已经建成了餐厨垃圾处理厂 1 座(驰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1 座(中铺子),危废垃圾处理厂 2 座(金创绿丰、红狮),再生资源循环产业园 1 座(兴盛源),不仅为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还改变了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推动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升至 100%。

" 无废城市 " 建设要有兰州特色

" 无废城市 " 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伟红说,兰州 " 无废城市 " 建设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本地产业特点。围绕先进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冶金四大支柱产业,通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强化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打造 " 无废企业 "" 无废园区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二是着力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兰州市作为全国先行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 46 个重点城市之一,坚持把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 "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 " 有机结合,全面推动 " 无废城市细胞 " 建设,广泛宣传绿色生活理念,推动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力争到 2025 年底,主城区餐厨垃圾收集体系覆盖率达到 100%;三是构建高原夏菜全产业保障链。兰州 " 高原夏菜 " 主产区已成为全国 " 北菜南运 "" 西菜东调 " 主要基地之一,兰州市将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保障高原夏菜的高品质,不断加强循环农业建设,强化高原夏菜尾菜的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力争到 2025 年底,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 65%。

(危险废物焚烧线)

" 无废城市 " 还需 " 细胞 " 焕发活力

如果把城市看作人体,社区、学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每一个个体都可以看成是细胞。" 无废城市 " 建设就是从小处着手,首先建设一个个 " 无废细胞 ",进而建设 " 无废城市 ",最终形成 " 无废社会 "。" 无废细胞 " 是 " 无废城市 " 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生活中充分运用到 " 无废 " 理念的组成单元。作为全国首批 " 无废城市 " 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需要每一个 " 无废细胞 " 充分焕发活力。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牛炜说," 无废细胞 " 是指为贯彻落实 " 无废城市 " 建设相关理念,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活单位,兰州市 " 无废细胞 " 建设涵盖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学校、酒店、商场、景区等各类生产生活单元。为积极推动 " 无废城市细胞 " 建设,兰州市拟制定 " 无废城市细胞 " 建设标准,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实施节约型机关及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行动,广泛开展 " 无废城市细胞 " 建设。结合兰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各类生活场景数量情况,以生活垃圾为抓手,开展 " 无废社区 "" 无废机关 "" 无废学校 " 的建设。以限制塑料制品使用为重点,开展 " 无废酒店 "" 无废商场 "" 无废景区 " 的建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吕胜军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王璇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