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是一座城市最高贵的气质,是一座城市最幸福的底色。文明之花在水城绽放,无不凝聚着全区干部职工和 83 万水城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
据悉,水城区将 " 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 " 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按照 " 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区块为主、各方参加 " 的创文思路,坚持 " 格局之变 "" 活力之变 "" 文明之变 " 为抓手,奋力 " 变 " 出了治理 " 新气象 "、城市 " 新颜值 "、幸福 " 新生活 "。
共建共享引领 " 格局之变 ",变出治理 " 新气象 "
"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秩序进一步规范,城市市容市貌进一步提升,是每位城市居民憧憬的美好生活向往 " 双水街道一名环卫工人大姐道出心声。
格局不大,工作上畏手畏脚;意志不坚,心里面杂念太多。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大担当、大作为是水城区每一名党员干部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的初心恪守和优良作风。
全区围绕 " 联创共建 ",构建以 1 个指挥部、5 个工作组、1 个联合督查组为主抓手的 "1+5+1" 工作体系,紧盯 " 部署、执行、监督 " 三个环节,实行创文工作谋划、部署、实施、巩固闭环管理。同步构建 " 区级领导包片、部门单位包区域、街道社区包网格 " 的 " 联创共建 " 三级包保体系,老党员、教师、民兵、医生、学生等各类人员参与 " 创文 "1.3 万人次,投入 200 余万元补齐相应基础设施。全民 " 创建 " 的浓厚氛围大力营造,教育浇灌美丽花朵,医疗奏响健康乐章,市场经营变得规范有序,群众综合素质显著提升,一份又一份的民生答卷在水城大地铺展会就。
精耕细作推动 " 活力之变 ",变出城市 " 新颜值 "
" 现在人居环境好多了,路灯安上了,没臭味了,垃圾也不见了,整理得很干净!" 双水城区市民邓集双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水城区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共计 6380 余万元,完成 3 个老旧小区、32 条背街小巷及城市水电路气讯管网改造。新增物理隔离带 11 公里,停车位 3000 余个,施划标线 10000 余平,清运生活垃圾 5.3 万吨;整合老旧小区改造资金 200 余万元,对双水城区农贸市场进行提质改造,固强项,补短板;严格规范店外经营、占道经营、门前三包等行为,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 12 ℃,夏季平均气温 19.7 ℃,是水城得天独厚的优势;打好 " 生态牌 ",唱好 " 生态歌 " 是水城践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发展理念;培植文明沃土,沐浴文明新风,是水城追求文明时尚、打造康养旅居的终极目标。
如今,水城区在创文工作的推动下,康养旅游、康养文化、康养农业、山地旅游等业态提质增效;" 三线精神 "" 凉都三宝 "" 水城三锅 "" 水城三屯 " 等人文历史和稀肴风物吸引八方游客;" 产业型 "" 文旅型 "" 康养型 "" 工矿型 "" 生态型 "" 五型 " 村居品牌打造推动乡村振兴扮靓凉都;天蓝水碧、云蒸霞蔚的资源魅力孕育出 " 凉爽舒适、清新滋润、钟灵毓秀、风景绮丽、文化绚彩 " 的独特风光 ……
宣传服务助力 " 文明之变 ",变出幸福 " 新生活 "
人民因文明而幸福,社会因文明而和谐,水城因文明而美丽,时代因文明而弥新。
水城区坚持 " 保护就是发展 , 绿色就是财富 , 生态就是民生 " 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凝聚文明共识,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让创建主旋律无处不在,处处有专栏、有报道、有声音、有画面。
截至目前,累计刊播创文公益广告 2000 余条,增设景观小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栏 80 余个,开设 " 创建文明城市 · 打造康养水城 " 专题专栏,制作宣传小视频 100 余个,推出宣传报道 200 余篇;全区共成立志愿服务队 485 支,注册志愿者 140376 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6000 余场;2022 年我区获得 " 省级道德模范 " 称号 2 人、获得 " 新时代的贵州人称号 " 2 人。
文明创建犹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水城大地。在创文工作的推动下," 中国凉都 · 康养水城 " 的城市交通有序了、小区整洁了、邻里和谐了,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幸福底色进一步擦亮,群众小日子越过越滋润。
文 / 梅德雄 张攀 图 / 聂康
编辑 黄聪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