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7 日,在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总装车间中,AITO 问界第 10 万辆量产车正式下线。
在现场,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和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喜笑颜开,问界用时 15 个月完成十万辆整车下线,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在热烈的活动氛围里,余承东一边声称自己 " 不喜欢吹牛、打广告 ",一边再次向外界夸下海口,在未来问界将实现月销 10 万辆的成绩,不过这次他还补充道,这需要一定时间。
问界目前的状况实在支撑不起余承东吹牛皮吹得太夸张。
2023 年以来,问界的市场销量持续低迷,今年 1-5 月份交付量分别为 4469 辆,3521 辆,3625 辆,2437 辆和 5629 辆,累计交付量为 1.97 万辆。
虽然从销量变化来看,5 月份的销量有所回升,但是与 2022 年问界的市场表现依旧相差甚远,22 年问界的整体销量逐月攀升,从 8 月份开始维持在 1 万辆左右的高位,按照这样的增长势头,问界 10 万辆整车下线的时间本可以更早到来。
那么为何进入 2023 年后,问界的销量增长突然踩下刹车?
问界为何卖不动了?
今年 1 月,随着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退出,叠加春节假期正处于销量淡季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遭遇了集体的销量滑坡,面对市场压力特斯拉率先开始降价,让新能源车企市场经历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寒冬。
这样看来,1 月份问界的销量腰斩似乎确属不利的客观环境所致。
但是到了 2,3 月份,当零跑,哪吒等新势力在内的新能源车企销量开始回暖的时候,问界的销量却不升反降,这只能说明问界的市场竞争力出现下滑。
在 2022 年,问界在华为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得到很多消费者,尤其是一些华为粉的青睐。
但是进入 2023 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愈发激烈,很多车企加强对于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布局,推出的新车型同样搭载了技术多样,亮点突出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系统。
问界 M7
问界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而产品其他方面的缺点也愈发凸显。
在去年 11 月份的中保研 25% 偏置碰撞实验中,问界 M7 出现 A 柱弯折变形,但依旧获得该项目的优秀评级。虽然后续有华为工程师出面解释其中原理,但是依然引发了很大争议,许多人都对问界的质量安全产生质疑。
问界的两款车型在乘坐空间方面的局促也饱受诟病,毕竟空间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乘坐舒适性。
而在售后服务方面,问界也收到了不少差评。问界汽车的售后服务由赛力斯汽车负责,很多车主吐槽售后服务态度一般、售后处理效率低,而且售后服务网络也不完善,车主寻求售后维护的成本较高。
在安全,舒适性和售后几个关键产品服务方面出现的缺陷,让问界的口碑不断下滑。
问界 M5
为了挽回销量颓势,问界汽车曾经想要进一步地借助华为的光环。
今年 2 月份开始,问界的宣发术语开始加强与华为的联系,包括线下终端和线上宣发都开始使用 "HUAWEI 问界 "。
然而这样的操作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一个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署名的内部决策发布,击碎了问界的幻想。
该决策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 5 年,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做出了严格规定,强调不能使用 " 华为 /HUAWEI" 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虽然余承东随后做出了回应," 准确的解释是华为不单独造车,我们做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是和车企一起造车,造好车,造最好的车。" 但是华为在问界决策上的摇摆不定,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一部分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问界与华为的深度链接没能更进一步,而问界作为华为唯一 " 亲儿子 " 的身份也已经丧失。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包括零部件 TIer 1 模式,HI(Huawei Inside)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三种,华为在合作中参与程度依次加深。
问界本是唯一一个华为倾力打造," 含华量 " 极高的品牌。但是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华为与奇瑞,江淮和极狐等主机厂建立了合作关系,将采用智选车模式共同造车。这意味着问界独一份的 " 华为品牌红利 " 已经不复存在。
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和整车设计,产品进入到华为渠道销售。在 2022 年,问界依靠华为遍布全国的庞大销售终端网络,一度实现了销量的迅速扩张。
但是华为的销售终端毕竟原来是卖手机的,并不适合卖车,所以销售的颓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问界能看到未来吗?
虽然目前问界的市场表现不佳,但是长期来看,问界的销量依然有很大机会重振市场销量。
针对目前问界的销量状况,余承东就曾解释称,目前问界正处于对产品进行升级的阶段,包括正在迭代高阶智能驾驶车型。由于还没有开始大规模试驾及交付,对这段时间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赛力斯产能爬坡,销量也会有所改善。
事实也确如余承东所言,问界目前在售的 M7 和 M5 均已经上市半年以上,难以承受众多新品带来的巨大冲击。
新的问界 M5 智驾版将于 6 月份开始交付,将搭载 HUAWEI ADS 2.0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 3.0 系统,官方称其为 " 双智天花板 "。
大型 SUV 问界 M9 也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问界 M9 定位为中大型 SUV,预计售价区间在 50 万元 -60 万元,将会是问界价格最高的车型,并被余承东称为 "1000 万内最好的 SUV"。
问界 M9
问界是华为深度合作模式下较为成功的品牌,相信华为为了改善问界销量不振的情况,已经拿出足够压箱底的技术。
华为在汽车智能技术方面的强悍实力将给问界带来很好的背书,在消费者愈发重视汽车智能化体验的当下,问界的卖点仍然很有吸引力,预计将会迎来很高的市场热度。
问界以高阶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智能体验究竟如何,产品其他层面的缺陷能否补上,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问界未来的市场表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