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 BA)。通知称,通过举办全国性、群众性且富有农趣农味的乡村篮球比赛,突出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展现乡村风貌,引领乡村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村民观看黔东南队和铜仁队的比赛。 图源:新华社。
俗话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如果贵州村 BA 的火热之情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燃烧起来,进而带动篮球运动深入广大基层,推动全民体育进入一个高潮,这当然是好事。事实上,我们之所以持续围观火爆的贵州村 BA,背后就是有着这样的期待:希望它不只是贵州的 " 专利 "。
因此,其他地方也不能只停留在羡慕贵州的阶段,所谓借鉴和学习,终究是要付出实践。两部门牵头推动全国性的村 BA 赛事落地,也是怀着这样的初衷。只不过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坚持农趣农味,保持原汁原味。
▲资料图为贵州省台盘村 " 村 BA" 比赛现场。图源:中新社
村 BA 之所以火爆,正是在于它是由民间自然而然孕育出来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火候到了一定程序,应运而生的。因此,既然是村 BA,就要给农村留有充分的自主权,村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村一级的基层管理者最清楚,政府部门应该充分扮演好服务者、引导者的角色。
比如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农村,平日里青壮年可能很少,村里的人员多以老人和孩子构成,这些人群中究竟有多少篮球人口,能不能组建起一支像样的篮球队,都要遵循实际情况和村民意愿。没有条件的,不能硬上,更不能强迫农民。
▲村 BA 比赛现场。 图源:央广。
上述通知里就提到一个原则:要坚持农民主体,尊重群众意愿。篮球在不同地区的群众基础不一样,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水平的基础设施,对此,各地在举办赛事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吃透实际情况,然后实事求是地去开展工作,不能脱离实际、脱离村民的个人意愿和实际需求。
还需要警惕的是,地方在推进的过程中,不能让政绩思维先行,也不能一窝蜂地无限内卷,既要防止出现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也要杜绝过分劳民伤财、把精力和财力都用在实处。正如通知里要求的:" 坚持务实简约。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简约办赛,不铺张浪费、不乱收费、不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
▲贵州省首届 " 美丽乡村 " 篮球联赛总决赛季军争夺战在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举行。图源:新华社。
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有容易的地方,也有难点所在。容易的是,它并不需要被打造成多么专业、高水平的赛事,也不需要太多的行政介入和管理;难的是,在一线推进的工作中,要坚持原则、恪守边界,把好事办好,才是真的好。
来源 / 光明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