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2 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新闻《内河航运一线调研:多式联运 " 联 " 出新速度》。报道说,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当前,以铁水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眼下,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情况如何?多式联运给内河航运市场又带来哪些新变化呢?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贵州第一大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同样是名副其实的 " 黄金水道 "。作为贵州北入长江的水上大动脉,乌江航道也在加快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构皮滩,在过去是乌江的天堑之一,受地势因素影响落差可达 45 米,水流湍急险峻,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每到汛期和枯水期,乌江必须停航,这已经持续了 20 年之久,严重制约了乌江流域航道水运的发展。
货船船长官家明说:" 以前我们搞运输,是翻坝运输,我一艘船 500 吨货,需要 10 辆货车来运,来来回回要两三天。"
但如今,这个天堑已经可以凭借构皮滩水电站的升船机轻易跨越了,货船过闸呈现出 " 水往高处走,船在天上行 " 的奇特景观。
但是让构皮滩下游的船抬高 263 米,同时让船顺利进入构皮滩上游河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贵州省构皮滩发电厂工程管理部主任袁晓斌表示,构皮滩通航建筑物三级升船机提升高度分别为 47 米、127 米、79 米,创下了通航总水头、单级提升高度、主提升设备规模等 6 项技术指标世界之最。
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仿照三峡水库的设计理念,采用多级提升的方式采取建设,整个通航线路长 2306 米,由两段中间渠道和三座升船机组成。其中第二座升船机的升降高度达到了 127 米,比三峡水库还要高 14 米。
2021 年,构皮滩水电站的通航工程顺利完工,不仅疏通了乌江航道,还连续创下了六项升船机方面的世界纪录。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韩剑波说:" 乌江从 2021 年复航后,短短一年时间,现在有航运企业十余家, 500 吨级的标准船队达到了 120 余艘,运力已经超过了七万多吨,黔货出山的水运运输量已经接近一百万吨。"
为促进黔中经济区磷矿石等资源型产业水运出省、服务 " 黔货出山 ",贵州省在乌江流域已经建成包括构皮滩、思林、沙沱等 5 座升船机,它们的建成通航实现了乌江干流一船直通长江,极大提升了乌江航运的辐射能力。
未来,贵州还将对乌江通航设施继续开展提等扩能工程,积极推进乌江三级航道和二线通航设施建设,引导大宗货物向水路转移,推动公路、铁路、水路联运,降低物流成本。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韩剑波说:" 实施一千吨级的航道提能升级以后,我们这个运价就可以达到八分钱一吨每公里,那就是铁路三分之一的运价。"
来源 央视财经
编辑 周欢 /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