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6-14
送别黄永玉:如果你想我了,就看看天看看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他是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

潇洒不羁,个性十足

苍老的外表藏着年轻有趣的灵魂

他办画展、写小说

他抽烟斗、养名犬

他的名字如雷贯耳——黄永玉

2023 年 6 月 13 日

黄永玉先生因病逝世

家人依据他生前的意愿

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老先生曾说

如果想他了

那就看看天,看看云 ……

潮 · 玩

百岁人生,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样子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 年 7 月 9 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和他的表叔沈从文,是凤凰古城走出的两位标志性人物。

黄永玉的童年,磨难多于幸运。在动荡的岁月里,十二岁的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自谋生路。

他在陶瓷厂里打过零工,在中小学做过教员、到剧团当过见习美术队员,还到报社当过编辑,为电影写过剧本 ……

但生活的磨砺不仅没有击倒黄永玉,反而让他的创作绽放出别样的色彩:

14 岁,他开始发表作品。23 岁,成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28 岁,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32 岁,创作出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56 岁,创作出了中国生肖邮票开山之作——庚申年猴票。

不光是绘画,他在文字上的造诣亦非常精深:

他将见过的山水和人物写成下来,于是有了那本著名的散文集《太阳下风景》。他喜欢写诗,用一本叫《一路唱回故乡》的诗集道尽心中的奇思与达观。年过 90,他还出版了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记录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著作等身的同时,黄永玉被讨论最多的,还有他的不羁的性格和快意的生活。一百年的人生,他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样子。

他曾用 " 红辣椒炒青辣椒 " 比喻自己,因为自己不管什么时候都够辣,而且是越老越辣!

70 岁时,他带着面包和凉水,在佛罗伦萨的烈日下,每日工作十小时以上。强度让学生们望尘莫及。

80 岁时,他特意从德国买了一架马车,驾着马车在公路上疾驰,路上行人全被惊出一身汗,只有他兴奋得像个孩子。

年近 90 岁,他大笔一挥,泼墨写下这样一行大字:" 世界长大了,我也老了!" 气概冲天。

但他说自己对这些身外之物并不在意,有钱会买,无钱不想。" 每天干活,对得起三顿饭就行了。"

" 我吹牛皮干什么?我又干嘛要谦虚?" 他总这么说。

情 · 缘

与江苏写满缘分,两个月前还在扬州办画展

在即将迈入百岁之际,他的百岁版画展在全国巡展。

去年 12 月," 入木——黄永玉百岁版画艺术展 " 在南京金陵美术馆开展。今年 4 月,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目前,这个展览正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举行。

展览展出黄永玉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包括 163 件(套)版画作品及 11 块木刻板,灵活天真,趣味横生。

4 月,黄永玉还专门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录制了一段视频。他说:" 我多想多想来扬州看闹热,可惜我实在衰老不堪,遗憾至极。人生有太多快乐和遗憾,此其中之一 ……" 当时,他依然没有停下笔墨。

黄永玉与江苏的缘分极深。他说自己去过南京两次,一次肩膀上驮着表妹拜谒中山陵,一次公务路过。

他一生钟情于《水浒传》,这本诞生于江苏的古典名著曾经给予这位艺术大师大量的创作灵感。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他曾经设想把水浒人物画成版画,并得到了江苏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大力支持。

而这个夙愿在前些年也得以实现。他来到江苏宜兴,画了一百四十多把《水浒传》人物的紫砂壶,又加了几十把动植物、人物的紫砂壶作品。

2022 年,他的 78 件套、时间跨度自 20 世纪 40 年代至 90 年代的版画,来到苏州博物馆,引发了观展的浪潮。

2023 年初,他创作的《癸卯年》特种邮票在江苏句容白兔镇首发,现场大排长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集邮爱好者。

缅 · 怀

" 如果我去世后你想我,就看看天看看云 "

死生亦大矣。在面临生死的问题时,黄永玉先生的豁达令人敬佩。

他曾给表叔沈从文题写过墓碑," 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

89 岁那年,黄永玉曾回忆," 我在农场的时候,去火葬场搬骨灰,那骨灰有火燃烧的磷脂味道,然后倒在水田里面,那个稻子长得特别好。"

所以他公开表示,自己去世以后,不要骨灰,也不要盒,烧完了,跟很多没有家的老百姓骨灰一样,混在一起,倒在稻田里。

他说,如果要打块碑,就刻上 " 爱,怜悯,感恩。" 爱所有的人;怜悯世界上做这么蠢这么残忍的事情;感恩,多谢前辈对你这么好,多谢朋友的爱。

5 年之后,他 94 岁,当他再次面对镜头,他再次谈到了这个话题。

在电视节目《朗读者》中,主持人问他:" 您以后也会回到故乡吗?"

老人说:" 我死了以后,我已经写好医嘱了,我的骨灰不要了,跟那孤魂野鬼在一起自由得多。"

有远在上海的朋友劝他,应该把骨灰留下来,留个念想。

老人淡淡一笑:" 你想我嘛,看看天,看看云 ……"

文|现代快报 + 记者 裴诗语 王子扬

图 | 来源于新华社、CCTV1 截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视频|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