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6-15
最新预测:长江中下游地区预计6月18日前后入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6 月 15 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综合最新气候监测和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客观方法预测结果,国家气候中心预计:6 月 18 日前后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同时进入梅雨期,入梅时间均较常年偏晚,梅雨期将偏短,梅雨量接近常年到偏少。

江南地区:预计 6 月 18 日前后入梅,较常年(6 月 9 日)偏晚,梅雨期较常年(31 天)偏短,梅雨量接近常年(395 毫米)。

长江中下游地区:预计 6 月 18 日前后入梅,较常年(6 月 14 日)偏晚,梅雨期较常年(32 天)偏短,梅雨量接近常年(318 毫米)到偏少 1~2 成。

据悉,中国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即西自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南端以南岭以北的 28°N 为界,北抵淮河沿线 34°N 一带,涉及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多省(直辖市)。国家气候中心依据国标《梅雨监测指标》开展梅雨实时监测业务。梅雨监测区域划分为 3 个区域,即江南区(Ⅰ)、长江中下游区(Ⅱ)、江淮区(Ⅲ)。

就江苏而言,我们常说的入梅概念是指淮河以南地区的入梅。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江苏处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淮梅雨区的交界处,淮河以南地区分属两个梅雨区。相较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各地气象部门对于入梅预测标准会更具体,时间也会更明确。此前,江苏省气候中心预测,江苏预计在 6 月下旬前期入梅。

国家气候中心提醒,入梅后,强对流天气活跃,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频繁发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局地强降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有增加趋势,极端性更强,需做好大中小河流防汛、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的防范工作。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江苏 江淮 淮河 湖北 强对流天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