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文 / 摄)6 月 17 日,南京入梅。根据预测,今年 " 梅姑娘 " 继续走非典型路线,晴雨间隔。在入梅首日,南京市防办在南京市防汛抢险训练场举行了 2023 年全市防汛抢险综合演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演练设置了渗水、管涌、水下管涌以及水上救援、大流量龙吸水抢排等 10 大项 16 个科目。现场,大流量 " 龙吸水 " 排水泵车、无人机高空照明等新设备亮相。
移动泵车排水抢险、水面橡皮艇救援、注水式软体坝快速筑起挡水墙、人工搭建浮桥、用合金网兜抛投石块 …… 由南京市公安局水上公安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及各区防汛抢险队等 15 支队伍 260 余人联合参演。
除了传统的机械设备外,今年防汛部门还增加了新设备龙吸水。在大流量 " 龙吸水 " 子母式排水抢险车排涝作业现场,记者注意到,该车由母车与子车组成,子车是一台完整的橡胶履带式排水泵站,通过外接油管接口与母车相连组成一个排水车系统,实现高效排水。子车通过履带行走,进入模拟大面积积淹水区,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操控,操作子车运行,进行排涝作业。
" 该设备最大抽水量可达每小时 3000 立方米,尤其适用地下空间等环境的紧急排水作业。" 南京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副主任王建龙表示,因其排水流量大,为快速抢排大面积、大范围积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演练现场还模拟了夜间防汛抢险,野外照明灯塔及无人机高空照明引人关注。" 以往所使用的照明都是固定式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空无人机携带的照明设备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在固定设施达不到的地区提供照明,为夜间防汛抢险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王建龙说。
队员们以高昂的精神风貌、精湛的专业技能,通过紧密配合、连续作战,完成演练各个科目。通过本次演练,检验了防汛指挥调度能力,提升了各区各部门联合作战水平,检验了防汛预案实际操作性,为南京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为了汛期筑牢防线,南京储备了 " 三袋 "676.3 万只、块石 39.3 万吨、木材 4352 立方米、土工布 54.6 万平方米等,落实城市排涝移动泵车 74 台。今年增购 8 台移动排涝泵车,其中 2 台大流量龙吸水。市级组建抢险巡查队伍 44 支 3084 人,各区落实抢险巡查队伍 763 支 29905 人。
(校对 许元华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