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6-19
冒充银行人员帮“洗白”个人征信,骗了20多万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宝检 记者 顾潇)扬州 90 后男子张某曾因盗窃、诈骗被判刑。虽然受过处罚,他却不思悔改,总想着不劳而获。2022 年,他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为他人 " 帮助还钱 "" 消除征信不良记录 " 等为由诈骗 20 多万元。近日,张某因犯诈骗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并处罚金。

扬州宝应的陈先生常年做生意,资金需求量大,经常在网上贷款,也没把逾期当回事。久而久之,他的征信出问题了。2022 年 4 月,陈先生急需资金进货,可名下还有十多万的贷款逾期未还,无法继续借贷。情急之下,他通过微信联系上了自称是南京某银行的工作人员张某。了解事情经过后,张某拍着胸脯保证,他有办法解决。

当着陈先生的面,张某还给网贷公司打电话,要求对方合理合法计算还款数额。张某的这番 " 操作 " 让陈先生十分佩服。三天后,双方再次见面,张某称他已经帮忙还清了贷款,陈先生的征信也恢复正常了。

△通讯员供图

陈先生心怀感激,随后东拼西凑了十多万还给张某。然而,当他去银行贷款时,却被告知之前的款项根本没有偿还,征信不良记录也没有消除。意识到被骗后,陈先生报了警,并设法找到张某的家人要求还钱。

经查,除了陈先生,张某还用同样的套路骗了毛女士近十万元。张某还在毛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毛女士的花呗、网商贷等账户进行消费。

检察机关审查发现,张某是个 90 后,曾因盗窃、诈骗被判刑,虽然受过处罚,他却不思悔改,总想着不劳而获。他发现有征信不良记录的人无法贷款,便谎称在银行工作,并将微信名改成 " 南京某银行工作人员 ",一步步设置陷阱。张某交代,他之所以能行骗成功,主要是抓住了受害人急需用钱、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他通常先跟受害人打感情牌,了解对方实际困难后,则编造 " 帮助还钱 "" 托人找关系 "" 消除征信不良记录 " 等话术。如此低级的骗术,居然真有人相信。

经查,2022 年 4 月至 11 月,张某打着为受害人办理银行贷款、帮助受害人先行归还个人网贷的幌子,先后骗取陈某、毛某二十余万元,而赃款全部被他用于个人挥霍。

前不久,宝应检察院对张某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以诈骗罪、盗窃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 5 年,并处罚金。(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校对 周露 编辑 蒋文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