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年梅河新区的设立,标志着当地迈入更高层级的发展阶段。东北不夜城用 17 天打造,知北村用 66 天竣工,海龙湖用 14 个月建成 …… 这些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点位,让本地居民骄傲,也得到外地游客点赞
➤梅河口以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实现高效运转,提出 " 扑下身子 " 和 " 事不隔夜 " 两项硬要求,即必须把身子扑到企业、社区、田间地头,第一时间把准企业脉搏;对定下的事情要立说立行、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 41 岁的梅河口环卫工人于冰冰说,家乡路变宽了,花草树木密了,旅游景点多了,公厕收拾得勤了,大街小巷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了,连大连的亲戚都张罗在梅河口看房了
梅河口市海龙湖景色 梅河口市委宣传部供图
" 十三五 " 开局之年,30 万人。
" 十三五 " 收官之年,42 万人。
" 十四五 " 收官目标,60 万人。
这是吉林省梅河口市的一组人口数据,在东北人口外流的背景下,梅河口逆势成为实现城区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入的城市之一。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梅河口,解析人口翻番背后的密码。" 十三五 " 时期以来,梅河口笃定高质量发展的孜孜探索与实践主线,从县级小城发展为地级新区,用特有的 " 梅河速度 " 成为东北经济有力前行的窗口。
" 新产业 " 吸引人
霓虹闪烁,人头攒动,东北不夜城开启又一晚的经济 " 夜态 "。主街中轴多个舞台展演着《人参精灵》《长白墨客》等国潮主题节目,两侧氤氲着北京水爆肚、宁夏肚包肉、衢州辣鸭脖等各地小吃的香气,围着街区中央的篝火,游客手拉手围成圈,时舞时歌,欢声笑语。
逛吃不夜城、泛舟海龙湖、" 寻旧 " 知北村、嬉雪五奎山 …… 短短几年,梅河口从一个 " 无景可逛 " 的城市变成 " 处处网红 " 的去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以传统能源产业为支柱的梅河口,感受到产能过剩、动能乏力、生态恶化、人口外流等窘境。一个内需不足的东北县城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扩大有效投资,吸引资金、项目、人才等积极因素向域内集聚。
" 把创新作为第一发展战略。" 梅河新区党工委书记、梅河口市委书记王爱明说," 十三五 " 以来,梅河口向 " 新 " 而为,为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近年来,梅河口以新兴产,以产兴城,创新驱动实现融合,从 " 旧动能 " 向 " 新动能 " 的转变逐浪而高。
2021 年梅河新区的设立,标志着当地迈入更高层级的发展阶段。东北不夜城用 17 天打造,知北村用 66 天竣工,海龙湖用 14 个月建成 …… 这些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点位,让本地居民骄傲,也得到外地游客点赞。
打破传统要素藩篱,激发产业创新和聚合活力。" 十三五 " 以来,梅河口逐步确立了医药健康、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现代服务等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装备制造业、建筑及其配套产业三大新兴产业以及 "N" 个特色产业,形成 "4+3+N" 现代产业体系,进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以 " 优势项目 " 为王挺起高质量发展 " 脊梁 "。梅河口已建成规上医药工业企业 17 户,医药品种 452 个,医药健康产业突破百亿级规模,成为全省医药健康产业走廊重要支点。当地还在建设皓月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泸州老窖、菊乃香清酒产品陆续上市,形成酒类产业集群;开辟至蒙古国果仁运输铁路专用线,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 90%;农产品冷链及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快速推进,打造东北物流 " 大心脏 ";开展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3 年行动,2022 年新增经营主体 1.6 万户 ……
2022 年,梅河口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0 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 9 ∶ 46 ∶ 45,全年实施投资 500 万元以上项目 263 个,总投资 699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09 个。
好产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兴业,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定居。位于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的新梅城 10 万吨精酿啤酒项目工厂,皮尔森、德式白啤、IPA 等品种琳琅满目,这里还酿造了咖啡、榛子等口味的啤酒。
为了迎接消夏旺季,全自动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负责品控的,是国家首批公派赴德留学生、中国终身酿酒大师战胜。" 梅河口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吸附效应。" 已成为荣誉市民的战胜说。
" 十三五 " 以来,当地城区人口持续实现净流入,不仅是对东丰、柳河、磐石等周边县域居民的就近吸引,也有对长春、吉林市乃至全国各地关联产业链人才的远程吸引,完善扩大的产业链条让域外投资者、创业者萌生 " 来梅河口试一试 " 的念头。
对外来兴业者而言,到梅河口不仅因为看好未来,更被这座城市果敢创新的精神感染。4 年前,客商张孝军来到梅河口山城镇从事饮用水生产,目前已促成企业与今麦郎、王老吉开展合作,预计今年产值超前 3 年总和。老家在四川的他说:" 留在梅河口,全力打造新品牌。"
" 好环境 " 留住人
" 刚建厂时没有员工宿舍。为了帮我们留住刚招来的大学生,政府免费提供了 3 年公寓。" 四环医药集团吉林惠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海燕说,集团于 2011 年进驻梅河口,企业数量从 1 户壮大到 10 户,这背后与梅河口持续擦亮营商环境名片密不可分。
小名片藏着大服务,小细节撬动大发展。精细服务、精诚扶持、精心培育,是梅河口擦亮营商环境名片的要义。近年来,梅河口坚持实行市级领导 " 双包保 " 责任制,四套班子领导打破分工、齐抓共管,同时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企助理员,成为桥梁和纽带。
" 天天围着项目转,事事帮着企业办 " 是进驻企业对政府普遍的赞誉。在招商引资中,梅河口以真情、真诚、真帮为要打造 " 好环境 "。当地设立 " 中小微企业服务直通车 ",采取有力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和用地用能成本,提升民营企业政策获得感。2022 年,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4635 万元,新增经营主体 1.6 万户。
高效率赢得高效益,快节奏换来快发展。为减少企业跑腿成本、等候时间,梅河口以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实现高效运转,提出 " 扑下身子 " 和 " 事不隔夜 " 两项硬要求,即必须把身子扑到企业、社区、田间地头,第一时间把准企业脉搏;对定下的事情要立说立行、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 好服务 " 让外埠企业以实际行动,投下对梅河口经济发展的 " 信心票 "。如今,四环医药、步长制药、鲁南制药、天衡药业等全国知名药企,江楠集团、传化物流、皓月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已在这片水沛光足的环境中聚合成林。
" 梅河口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城市干净,物价不高,人很实在,出租车司机不绕路。关键是教育医疗条件在提升,安家也放心。"34 岁的市民周军来到梅河口已 10 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化。
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是衡量城市吸附效应的重要指标。在医疗方面,梅河口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开展合作,该院实现对市中心医院的托管,已累计出诊 2 万余人次。在教育方面,当地累计投入 3000 万元引进近百名教育专家,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引进千余名优秀毕业人才,全市高考本科升学率、一本升学率均创新高。
为优化环境、广聚英才,梅河口近年来每年列支 2 亿元人才资金,确保不同人才享受到 30 万至 100 万元不等的待遇,今年还计划新建小户型、低租金人才公寓 1000 套,为引进大学生解决住房问题;以融合作保证,将周转住房选在同一小区,在生活和事业上给予关心,让外来人才融入当地文化。
" 家乡虽然是小城市,但环境的持续变化尤其是引才育才的政策,让我看到了发挥特长的希望。" 去年毕业于上海建桥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付冠雄作为乡镇选调生,现任山城镇保兴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 大生态 " 涵养人
6 月,位于山城镇的兴安湖文旅度假村,清风徐徐、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荫,水下鱼虾嬉戏,游人漫步湖畔。这里辐射周边 3 县 10 镇 30 万人口,兼具赋能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就业之效。" 这里昔日是一座废弃水库,如今已是水清岸绿景美的夏日美景之地。" 兴安湖文旅度假村项目开发负责人姜树新说。
筑生态之基,建宜居城乡。" 十三五 " 以来,梅河口将清新空气、有机食品、宜居环境、美丽乡村作为打磨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使主城区与西部鸡冠山、磨盘湖、兴安湖和东部五奎山,组成 " 城乡皆风景,一路高颜值 " 的自然景观带,并依托山水资源延伸发展链条。
在吉乐乡吉宏村,487 亩的鲜食玉米示范基地黑色覆膜排成行,与大田玉米多达 3 个月的种收时差,使这些玉米上市后还能腾出土地种一茬甘蓝等有机蔬菜。" 结合民宿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让游客更多,也让农民更富。下一步,我们还要抢占南方城市的农产品市场。" 吉乐乡党委书记裴向东说。
生态立市,发展所需;城乡一体,发展所向。梅河口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梅河口近年来相继制定了《梅河口市决胜 2020 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梅河口市关于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梅河口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等文件,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坚持 " 大生态、大环境 " 理念,让生态环境之美、和谐幸福之感遍布每个角落。为打造生态宜居地,梅河口累计投资 30 亿元建设海龙湖、山水等 8 个主题公园和 36 个城市花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44.7%;累计投资 15 亿元,建成 35 公里 " 三纵三横 " 河湖连通城市生态水系;在全省率先实施环卫体制改革,城乡环境卫生实行市场化运作,机械化清扫率升至 90%。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坚定了梅河口打造样板地的信心,也坚定了外来人口安家置业的决心。
"90 年代外地亲戚到梅河口,住 1 天就喊着走。现在他们来串门,住 1 个月还住不够。"41 岁的梅河口环卫工人于冰冰说,家乡路变宽了,花草树木密了,旅游景点多了,公厕收拾得勤了,大街小巷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了,连大连的亲戚都张罗在梅河口看房了。
2021 年,梅河口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全国 " 两山 " 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当地还先后获得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营商环境、绿色发展、治理能力、投资竞争力、县域发展潜力等 8 个 " 全国百强县市 " 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 以人为本,绿色发展。" 王爱明表示," 十四五 " 时期,当地将按照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规划定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力争实现 "6868" 目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翻一番,分别达 600 亿元和 80 亿元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 60 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 80 平方公里。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梅河口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绘就,干事创业的平台已搭成。吉林东南部,一座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城市正在崛起。
来源:瞭望 2023 年第 25 期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