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6-21
继母隐瞒父亲死讯,法院调解化解积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西固区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一名中年男子将自己的继母告上法庭,理由是继母隐瞒了父亲的死讯,致使其未能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子女连父亲去世都全不知情,继母隐瞒父亲的死讯又是为了什么?

2005 年,丧偶不久的张大爷不顾儿子小张的反对,与寡居的刘大妈再婚。此后十几年间,小张一直在外工作生活,很少与家中联系。2022 年底张大爷因病去世,刘大妈未通知小张,几个月后,小张才从邻居口中得知了父亲的死讯。盛怒之下的小张几次去找刘大妈理论,但刘大妈始终避而不见,于是小张一纸诉状将刘大妈起诉至西固区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受理案件后,办案法官询问被告刘大妈为何要向小张隐瞒张大爷的死讯。刘大妈情绪激动地表示,其与张大爷再婚后曾多次试图缓和与小张的关系,但小张不仅对她毫无尊重,甚至还迁怒父亲,就连张大爷患病卧床期间也从未露面,更不用提在床前尽孝,所以她自认为没有必要通知小张。

辛苦照顾老伴十几年却得不到老伴子女的认同,刘大妈内心的委屈可以理解。但是委屈归委屈,刘大妈向小张刻意隐瞒张大爷死讯的行为能在法律上站得住脚吗。办案法官认为,中国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传统,特别对于子女而言,祭奠已故的父母,既是生者对死者的悼念,也是对生者精神上的一种安慰。虽然我国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 " 祭奠权 ",但根据传统的伦理观念和公序良俗,近亲属享有对死者进行祭奠的利益,该利益属于精神性人格权的范畴,应当依法得到保护。本案中,被告刘大妈因对原告小张心存怨恨,刻意向其隐瞒父亲的死讯,致使小张无法在父亲去世后表达哀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 "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的规定,被告刘大妈隐瞒张大爷死讯的行为不符合公序良俗原则,也侵犯了原告小张的人格权利益。

办案法官向刘大妈详细解释了法律的规定后,刘大妈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提出与原告小张协商 , 二人间的多年积怨最终平和化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烁

一审丨编辑 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