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蝉鸣,百荔争红。6 月上旬,全国党媒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暨社长总编 " 荔红时节看茂名 " 采风活动启动。中国报业协会及各省报业协会领导、党媒参会代表以荔为媒,相聚 " 好心之城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路线,对如何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为乡村振兴凝聚媒体力量,彰显媒体担当。
茂南:看矿山环境治理 " 国家样板 "
风光旖旎的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是本次采风活动的第一站,采风团坐上旅游大巴,在公园里漫游观光,欣赏好心湖、小木屋等景点,领略如诗如画的美景,并走进了茂名露天矿博物馆,探寻茂名露天矿砥砺前行的足迹,感受历久弥新的矿业文化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采风团通过馆内参观和聆听饱含深情地讲解,了解了茂名露天矿的 " 前世今生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甩掉 " 贫油 " 的帽子,中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开拓者纷纷来到茂名,汇聚在露天矿一带,开矿炼油、修路筑城,掀开了这座工矿城市发展的第一页。2013 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决定关停矿区所有污染企业,把露天矿打造成生态公园,露天矿涅槃重生。露天矿生态修复经验在《人民日报》整版报道,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了 " 国家样板 ",为其他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经验借鉴。露天矿生态公园周边村民依靠该公园,办起了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收入双丰收。
" 参观了这个点,我感想太多了!" 科技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郭姜宁说," 我最大的感受——我们中国共产党确实能够真正地为人民办事,办实事!石油短缺,就在这一片荒地上解决油的问题。但是造成了污染,又能很快地治理环境,重现碧水蓝天,将原址发展成了一个景点。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内心特别自豪。我坚信这里将来会更好。"
高州:荔枝飘香迎客来 媒体 " 大咖 " 话振兴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茂名。近年来,茂名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建设田头小站、促进精深加工,建设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和中国荔枝博览馆等,以创建国家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构建荔枝产业发展新格局。
当日下午,采风团一行来到中国荔枝博览馆,一座气势恢宏极具 " 唐风 " 的建筑迎面而来,与两旁的荔枝林相映成趣。进入到馆内,展厅分为了荔史、荔事、荔知、荔人、荔业、荔韵、荔梦七个篇章,涵盖了荔枝起源及相关历史典故等,展示了我国荔枝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在博览馆的多媒体展示厅,采风团还沉浸式感受荔枝的历史文化。通过讲解员认真专业地介绍,采风团多方面了解到茂名荔枝的种植、文化、品种等,对荔枝文化有了更深入地认识。
采风团从博览馆二楼往前走便来到了长达 700 多米的空中观光栈道,行走在栈道上可依次看到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的 18 个产区,饱览荔林风光,感受全球不同荔枝产区风貌。这里汇集了国内外荔枝种质资源 700 多份、3500 多株,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种质资源圃。
河南省商丘日报社社长郭文剑表示," 参观博览馆后才发现荔枝品种如此之多,历史悠久。以后吃荔枝不仅要尝味道,更要品文化,这样才能吃出‘好味道’。"" 刚看完这个博览馆,印象最深刻的是原来荔枝在古代还是皇家贡品,有这么多的历史典故。平时市面上能买到的只有一两种,但是在荔枝博览馆里看到了上百种荔枝,涨知识了。" 长城新媒体记者张荣鹏说。
电白:品香看海,感受滨海电白独特魅力
近年来,茂名市电白区立足本地休闲旅游资源,重点打造 " 到电白来品香看海 " 的特色旅游品牌,积极探索以 " 旅游 +" 的发展模式,推动电白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在电白,沉香文化源远流长,电白出产沉香距今已 1500 多年历史。沉香,既是名贵香料,亦是稀有中药。2013 年,电白获得由林业部中国经济林协会颁发的 " 中国沉香之乡 " 牌匾。
活动中,采风团一行来到广东(电白)沉香博物馆,感受沉香历史文化底蕴。广东(电白)沉香博物馆位于电白区沉香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占地面积 3000 平方米,是一座集沉香收藏、陈列、研发于一体的专业博物馆。馆内藏香具囊括了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及亚洲 " 人间国宝 " 皇家御用的香道具,展示了从自古以来中国香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风貌。
嘉宾们在馆内参观学习,倾听着沉香的历史,观察着沉香木的细节之美,在兴奋和赞叹中收获关于沉香的知识。" 之前对沉香不太了解,没想到沉香有这么厚重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发展成大产业。"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项目主管周韧说。
接着,采风团走进瑜丰沉香汇(广东)科技有限公司沉香精油体验观光工厂,通过实地观看、听取介绍,对沉香加工品进行调研采访。在展厅里,摆放有沉香茶叶、手珠、手串、香粉、沉香精油等产品,采风团边看边了解,还有不少人忍不住当场购买沉香产品带回去。《荆州日报》社会新闻中心副总监张明金表示,这里的沉香产品比想象中便宜很多,把沉香做成了普通市民购买得起、用得起的产品,电白把沉香发展成带动百姓发家致富产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 取经 "。
信宜钱排 : 李乡果香产业旺
活动期间," 中国李乡 · 山水双合 " 迎来了一群远方贵客。" 远山含黛,云蒸雾绕,宛如仙境。" 刚下车的领导嘉宾们就惊叹道,被眼前清新秀丽的双合村景所吸引,远处的群山云雾缭绕,细雨中黄华河静静流淌,两岸民居充满客家风情,行走其间仿佛走在一幅水墨画里。
沿河岸行走,领导嘉宾们对山水双合的建筑群赞不绝口。这些充满了客家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与山水背景相融,粉墙黛瓦、铜色仿古窗花、仿古大门等凸显传统村落的客家风情和古朴韵味,又满载粤西乡土风情。" 这里植被覆盖率太高了,感受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来自内蒙古赤峰日报社的总编室主任许晨曦和记者部主任宋玉静还对茂名新农村的发展赞不绝口,表示参加活动前就对茂名这座 " 好心之城 " 进行了了解,到现场看到钱排镇双合村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更看到当地农民的生活日渐改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这里未来的乡村振兴发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嘉宾们徒步来到双合桥,一河两岸的美景让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留念。在河道治理上,钱排镇采取梳理河道、补种植物、修建步道等方式进行自然生态环境改造。以河道原有石材进行砌筑人行步道,让游客可以深入到河道当中亲水、玩水、赏水。在污水处理方面,坚持把雨污分流作为双合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首要工作来抓,全力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河水日趋清澈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此时正是三华李销售旺季,双合村家家户户都堆满了刚采摘的三华李,果农们忙着称重包装。采风团的嘉宾们忍不住上前询问价格,双合村委会三村果农李钊德看到这么多媒体大咖到来,笑呵呵地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双合村现在变得很漂亮,三华李很好卖,果农们都喜笑颜开,欢迎大家常来。现在特大果的价格每斤 20 元至 25 元,今年他靠销售三华李预计可增加收入 10 多万元。
漫步在三华李艺术果园中,一个个圆滚滚、宛若红宝石般的三华李藏在碧绿的叶子中,领导嘉宾们不顾下雨,欣喜地采摘着、品尝着。" 即使没有很熟,但是口感依然很好。" 对于三华李的味道,嘉宾们赞不绝口。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品控溯源体系不仅是以三华李为主,目前已经拓展到钱排双合大芥菜、北梭甜柿、大成的高黄酮茶等农产品。
到各地采风之旅结束后,采风团还察看了市容市貌,实地感受茂名的城市环境、城市建设管理,称赞城市发展有温度、市民幸福有质感。采风活动结束后,大家也纷纷表示,作为媒体人,今后将进一步扛起媒体责任,加强地区宣传合作交流,壮大乡村振兴主流思想舆论,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写好乡村振兴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 施工蓝图 " 转化为大地的 " 实景画卷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世才 颜娜
图片由《茂名日报》提供
一审丨编辑 费勇玮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