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6-28
2023年第一季度“江苏好人榜”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省文明办组织开展 " 江苏好人 " 推选活动,推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不断涌现。让我们走近这些 " 身边好人 ",感受 " 爱 " 的温暖,领略 " 敬 " 的神圣、沐浴 " 诚 " 的阳光,汲取 " 善 " 的养分!

助人为乐类(9 人)

守护姑苏古城文化 40 余年的

文物保护志愿者

谢勤国,男,1946 年 8 月生,苏州市姑苏区方志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团成员、苏州市北塔公园管理处退休职工。1977 年,谢勤国开始投身古城文物保护事业,用文字记录古城文化。2006 年退休后,他继续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并在 2011 年加入文物保护志愿者队,先后与团队开展文物保护主题公益讲座 120 场,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过 1840 小时。

参加非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600 余次的竹刻传承人

谈闻安,男,1976 年 1 月生,无锡市新吴区逸龙工作室负责人。谈闻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无锡留青竹刻 " 传承人之一。从 2008 年开始,他在多所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传承竹刻技艺,先后参加非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600 余次,还经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十年走访帮扶困难学生上千次的

教师志愿者

黎永锁,男,1978 年 1 月生,中共党员,高邮市周山镇教育中心校教师。黎永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十分关心,积极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2014 年初,他投身爱心助学志愿服务活动,结对帮扶 5 名特困学生,先后走访帮扶困难学生上千次,争取助学金 7 万多元,个人志愿服务时长 3900 余小时。

18 年奔走在田间地头

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的

退休干部

丁明省,男,1946 年 9 月生,建湖县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05 年,丁明省退休后继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常年奔走在县畜禽养殖示范基地和田间地头,免费为农民开展农技培训 426 场,义务到镇、村进行技术指导 1000 余次,自费编印农技资料 2 万余份赠送给农民,帮扶指导 12 个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业增收,累计带动 100 多人脱贫。

退休后致力于网络公益科普的

物理教师

唐守平,男,1961 年 7 月生,宿迁市沭阳高级中学退休物理教师。唐守平在教学中经常会用一些小实验解释物理现象,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为了给更多人科普物理知识,从 2020 年开始,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先后发布 600 多个实验视频,受到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喜爱,目前关注粉丝已近百万名,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事迹。

18 年默默守护村民回家路的

" 掌灯大叔 "

权民,男,1968 年 9 月生,国网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公司柳泉供电所运维采集工。距离权民家不远处有一条铁路,铁路下方的涵洞是附近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但涵洞中缺少照明。2005 年,权民自费在涵洞口装灯,并将维护涵洞中的照明作为自己的责任。18 年来,从老式的灯泡、圆灯到节能灯、LED 灯,他先后为涵洞更换了近百盏灯,被村民亲切称为 " 掌灯大叔 "。

用沙画为特殊儿童点亮未来的

文艺志愿者

崔颖,女,1982 年 8 月生,中共党员,常州海事局党群工作部(纪委办公室)干部。从 2016 年开始,崔颖自发前往儿童福利院和特殊学校教授孩子沙画,帮助特殊儿童激发触感、开展辅助治疗。为了帮助更多的特殊儿童,2020 年,她牵头组建公益组织颗粒艺术研究会,带动身边 100 多人参与其中,先后发起多个公益项目,已服务 6 所特殊学校、200 余名特殊儿童。

18 年坚守初心敬老扶幼的

爱心投递员

杨建军,男,1979 年 1 月生,中国邮政江苏省盐城市分公司大学城营业投递部综合揽投员。2005 年以来,杨建军坚持每月定期到当地敬老院看望陪伴孤寡老人,自费帮他们购买生活用品,为他们读报、理发、修剪指甲,还带领同事们组建 " 爱老敬老 " 志愿队。他长期资助帮扶 2 名留守儿童,为他们购买书包文具,给孩子们过生日,带着孩子们参加社会活动。

22 年无偿献血 3 万多毫升的

热血员工

戴正平,男,1975 年 7 月生,镇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驾驶员。从 2001 年开始,戴正平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至今已累计献血 141 次,其中献全血 11 次,献血小板 130 次,总献血量 46300 毫升,是一个成年人血量的 10 倍左右。他还经常在社区和单位进行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身边人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见义勇为类(10 人 / 组)

5 次救人于危难的基层城管队员

王红华,男,1982 年 2 月生,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执法大队市容中队中队长。2022 年 4 月 17 日上午 10 点左右,正在执勤的王红华发现附近一栋楼房起火,消防人员还没赶到。忽然,他听到楼内有居民的呼救声,便毫不犹豫冲进火海,在浓烟中摸索着上楼,几经波折终于将被困的一名女子和一名女童救出来,送到安全地点。从 2017 年开始,这已经是他第五次见义勇为行为。

寒冬深夜携手勇救落水者的

两位外卖小哥

周红良,男,1986 年 12 月生;杨章全,男,1984 年 7 月生,常熟市外卖平台送餐员。2023 年 2 月 5 日深夜 11 点 10 分,周红良和杨章全在送外卖经过海虞桥时听到呼救声,循声赶到只见一名女子在水中不停挣扎,周红良毫不犹豫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将落水女子推向岸边,腿有残疾的杨章全在岸边配合,两人合力把女子拽上岸。

跳入冰冷河水救出落水孩子的

社区工作者

戴军飞,男,1985 年 11 月生,中共党员,无锡市东港镇蠡漍西社区工作人员。2023 年 1 月 10 日下午 3 点左右,戴军飞刚忙完企业安全检查回到居委会,两名孩子飞奔过来求助,说同伴掉进了河里。他立即赶往河边,只见落水孩子头朝下漂浮在河中央。情况危急,他立即跳入冰冷河中,一把抱住孩子游向岸边,并在上岸后对孩子进行心肺复苏,拯救了孩子的生命。

先后 5 次冲进火场

拎出 6 瓶发烫液化气罐的

社区网格员

是铨,男,1989 年 8 月生,常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横山桥镇山水社区网格员。2022 年 12 月 2 日上午 9 点左右,是铨在巡查中,发现街边一个饭店厨房着火。他立即联系消防部门和社区同志,同时迅速疏散围观群众。在得知厨房里还有几个液化气罐后,不顾个人安危拿起灭火器先后 5 次冲进厨房灭火,并将 6 瓶已经发烫的液化气罐拎到店铺外,及时消除了火灾隐患。

路遇车辆自燃挺身而出扑救的

公交车驾驶员

蔡发祥,男,1966 年 2 月生,扬中市中扬公交公司驾驶员。2022 年 9 月 16 日晚上 6 点多,正在准备执行运营任务的蔡发祥发现对面车道路边有辆小轿车突然自燃,随即拿起车载灭火器冲到路边进行扑救。由于火势较猛,他在第一支灭火器用完后迅速返回车厢取来新的灭火器继续施救,直到明火被全部扑灭,确保小轿车没有复燃危险后,驾驶公交车离开。

跳入冰冷深河救回落水女子的

中学教师

许艾春,男,1972 年 12 月生,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初级中学教师。2023 年 1 月 1 日上午 9 点多,许艾春在路过樱花大道时听到有人呼救,只见一名红衣女子漂浮在邵沟河中央。河水有 4 米多深且冰冷刺骨,但他没有犹豫便跳入河中,拖拽着落水者向岸边靠拢。邵沟河河坡由驳岸石砌成,坡面很陡,在岸边热心群众的协助下,落水者被成功救上岸。

合力救出落水女司机的

陌路勇士

施炳生,男,1963 年 9 月生,南通三喜织染有限公司退休工人;王兵,男,1976 年 5 月生,南通诚信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3 年 2 月 4 日上午 10 点左右,一名女子驾车不慎冲入运河水道中。正在清理河面垃圾的施炳生见后立即驾船靠近落水车辆,岸上的王兵看见了跳入水中配合施救。王兵用砖头打破后车窗,徒手扒碎玻璃,将女子拖拽到施炳生驾驶的小船上。

跳入河中救起同村村民的

七旬老人

左素英,女,1951 年 10 月生,淮安市清江浦区和平镇古庄牛村村民。2022 年 9 月 6 日上午 11 点多,年过七旬的左素英在家门口忙农活,忽然间听到桥边传来呼救声,跑到河边看到一名村妇在河中痛苦挣扎。她赶紧跳下河游到落水者身后,推着她游到岸边。附近的村民齐心协力,将两人拉上了岸。

路遇男子晕倒跪地施救的

摄影师

李静,女,1982 年 12 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徐州市花爷摄影工作室摄影师。2023 年 3 月 10 日下午 6 点左右,李静在下班路上看到一名男子倒地昏迷、面色发紫,学过急救知识的她立即拨开人群跪倒在地,排查昏迷男子生命体征,并对其开展心脏复苏,直到救护人员赶到接手继续施救。

跳入河中勇救落水者的

退伍军人

顾家兵,男,1958 年 7 月生,中共党员,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退休职工。顾家兵是一名退伍军人。2022 年 11 月 9 日上午 11 点半左右,他在东盐河钓鱼时发现有人落水,立即抛下渔具跳进河中,奋力游向已经漂离岸边十几米远的落水者。他托住落水者的身体游回岸边,与赶到的民警一起将落水者救上岸。

诚实守信类(10 人)

立志守信帮助残疾同伴

过上好日子的助残志愿者

朱金政,男,1976 年 8 月生,无党派人士,南京市浦口区浦爱同行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朱金政幼年罹患骨髓灰质炎导致左腿残疾,长大后凭借努力经营一家电器维修店。生活稳定后,他立志帮助残疾同伴过上好日子。2008 年,他当选区残联专职委员,为辖区 100 多名残疾人申请发放救济。2015 年,他组建江浦街道残疾人之家,帮助 40 多名残疾朋友实现自食其力。

信守公婆嘱托照顾智力残疾兄长

半个世纪的诚心农妇

张代兄,女,1947 年 11 月生,昆山市周市镇斜塘村村民。张代兄丈夫的兄长智力残疾。1975 年,张代兄的公婆身体每况愈下,便将照顾兄长的重任托付给了张代兄夫妇。从此,张代兄将兄长接到家中同住,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陪伴照顾着兄长。2019 年丈夫去世后,她依然信守嘱托,对兄长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如初。

倾尽积蓄打造 " 候鸟王国 " 的

护鸟老人

闵浩焕,男,1941 年 12 月生,中共党员,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观庄村村民。闵浩焕早年从事苗木生意,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1988 年,他偶然在自己的苗圃中发现了十几只白鹭,接着陆续飞来许多候鸟在苗木上做窝,到了 90 年代初,已有千余只鹳鸟和鹭鸟栖息在此。为了养护这些鸟儿,他放弃企业经营,倾尽所有积蓄,立志一辈子守护这片 " 候鸟王国 "。

60 年坚定用农业科技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

" 种瓜大王 "

孙六生,男,1942 年 8 月生,中共党员,扬中市油坊镇鸣凤村村民。从 1963 年开始,孙六生扎根农村,从一名 " 泥腿子农技员 " 成长为远近闻名的 " 种瓜大王 "。他立志用农业科技带动农民增收,先后培育推广蔬菜新品种 416 个,将以佛手瓜为主的特色蔬菜推广到省内外 70 多个县区,上万户农民走上致富路。2022 年退休后,他自建农家科技书屋,每年开展科普宣讲 600 多场,受益群众 10 多万人。

12 年打工为亡子

还债 40 多万元的

诚信老父亲

陆金红,男,1957 年 10 月生,靖江市斜桥镇井兴村村民。2011 年,陆金红 26 岁的儿子因患白血病去世,家中欠下巨额债务。" 儿子不在,账不能赖!" 为了这句承诺,他打铁、做保安、做冲床工,十多年高强度的工作使他左耳失聪、左手残缺,他还患上了高血压、脑血栓,但他始终坚持着打工还债,目前已陆续还掉 40 多万元。

20 年坚持 2 元不涨价

服务村民的修车老人

赵兴实,男,1949 年 7 月生,海安市城东镇油坊头村村民。赵兴实从 2003 年前后开始从事修补车胎生意时,就向村民们告知了他的 " 三个一律 " 原则:老年人、残疾人代步车和轮椅一律免费维修;大修小修一律 2 元;外出救援一律不另外收费。20 年来,他一直坚守着这个原则从未改变。2020 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他将辛苦修车赚的 2 万元捐给市红十字会。

带着儿孙坚守无名烈士墓

76 年的耄耋老人

张玉荣,男,1946 年 6 月生,盐城市亭湖区大洋街道大洋村村民。在 1947 年冬天发生的盐南阻击战中,两名新四军战士不幸牺牲,遗骨被埋在张家自留地里。从 1949 年开始,3 岁的张玉荣便跟随父亲每年为这 2 名烈士扫墓祭奠。2008 年父亲去世后,他继承父亲遗志,带着儿孙继续为烈士守墓。2021 年底,两位无名烈士遗骸迁到福禄园公墓烈士陵园内,他承诺将带着儿孙们,把两位烈士当作亲人,世代守护下去。

25 年守护渔民生命健康的

水上村医

王开元,男,1979 年 12 月生,中共党员,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新滩村村医。新滩村是一个水上村落,村民们每次看病都要划船走上四五公里上岸就医。王开元从小目睹村民就医难的情况,立志成为一名村医守护渔民健康。1998 年,他在自家渔船上建起诊室,为村里 262 户 1031 名渔民建立健康档案,25 年来接诊病人 6 万多人次、出诊 3000 多次,走过水路长达 5 万公里。

主动承担责任为亡父还清

739 万元债务的诚信小伙

王吉,男,1990 年 6 月生,中国邮政江苏省泗阳县分公司业务主管。2020 年 11 月,王吉的父亲突发心梗意外离世,留下了 739 万元债务。王吉将父亲多处未完结的工地事宜背负在身,自学工程管理知识,通过卖房和银行贷款,用 2 年多时间妥善处理应付账款、材料款、工人工资等 739 万元,还清了父亲的生前债务,也维护了父亲的名誉声望。

牢记父亲嘱托传扬烈士精神的

红色文化志愿者

徐建红,女,1971 年 8 月生,中共党员,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徐建红父亲曾参加过淮海战役等,退伍后将众多牺牲战友的事迹写成了文稿。1995 年临终前,他将这些文稿托付给徐建红,希望她能将烈士的故事在社会上传扬。从此,徐建红成为一名红色文化志愿者,无论是在部队工作期间还是后来加入市革命纪念馆志愿服务队,都将宣传革命烈士精神当成事业最大追求,先后开展义务宣讲 2000 多场。

敬业奉献类(10 人)

用真情给失足青少年写信

1000 多封的法官妈妈

王萍,女,1967 年 12 月生,中共党员,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王萍从 1999 年开始从事少年家事审判工作,以满腔的热忱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先后给失足青少年写信 1000 余封累计 30 多万字,接听青少年司法保护热线 5000 余个。她审理的近千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无一错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 100%。

17 年磨砺精湛门机技能的

交通行业技术能人

褚锋,男,1985 年 5 月生,中共党员,太仓万方国际码头有限公司门机 / 卸船机班副大班长。从 2006 年成为一名码头门机操作工开始,褚锋便一头钻进门机技术学习上,很快成为行家里手,在全国交通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他带领团队创新操作方法,帮助公司实现单机作业效率提升 40% 以上。他利用 " 褚锋劳模创新工作室 " 平台,把操作经验、工作方法无私传授给同事,提高了码头整体工作效率。

28 年练就服务群众

" 十八般武艺 " 的派出所民警

花敖庆,男,1973 年 10 月生,中共党员,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滨湖派出所教导员。花敖庆扎根公安基层一线 28 年,为练就服务群众 " 十八般武艺 ",自学考取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证书、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等,精通户籍、内勤、社区、治安、刑侦等多项业务。为应对电信网络诈骗,他在辖区内牵头组建 " 民生 " 微信群 60 多个,为受害人追回损失数百万元,还帮助 40 多个离散家庭寻亲成功。

填补国内技术规范空白的

机械制造业创新达人

张达鑫,男,1982 年 6 月生,中共党员,江苏天宏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3 年大学毕业后,张达鑫坚持在机械制造一线学习历练,从小革新、小发明到整体设计再到逐渐取得行业话语权,他不断向技术攻关纵深挺进,先后主导了近 20 项高精尖新装备开发,负责编制的 " 镁铝合金轮毂夹具通用技术规范 " 成功申报为国家标准,填补国内此项技术规范空白。

扎根畜牧兽医基层一线 14 年的

青年技术能手

刘凯,男,1987 年 3 月生,中共党员,泰兴市张桥镇畜牧兽医站副站长。2009 年大学毕业后,刘凯投身乡镇畜牧兽医基层一线,快速成长为骨干能手,日常为 1340 多个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深入养殖圈舍开展指导 2600 多次,推广的粪污治理模式惠及养殖户 40 余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百万元,获 " 全国农业技术能手 ""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 等称号。

往来奔走为残障群体排忧解困的

退役军人

楚海从,男,1968 年 11 月生,响水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所职工。楚海从在军队服役期间曾采写多位残疾人故事,对残疾人群体有一份特别牵挂。2000 年转业后,他主动要求到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所工作,23 年来倾心为残疾人服务,推动建成县级托养中心以及镇区残疾人之家和残儿康复机构,惠及残疾人 1000 余名,创办残疾人扶贫基地,帮助 220 多户困难残疾人增收,还发挥写作特长,聚焦残障群体,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发稿 1000 余篇。

倾情文博事业 40 载的老馆长

裴安年,男,1954 年 10 月生,中共党员,淮安市洪泽区文旅局退休干部。20 世纪 80 年代,裴安年投身文博事业,常年背着标本袋跑遍了洪泽的旮旮旯旯,先后记录文字 20 余万字,多篇考古调查成果刊登在专业期刊上。他为洪泽湖大堤上每一个碑刻和石刻建立完整记录档案,推动洪泽湖大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4 年退休后,他将收藏的 100 多幅石刻拓片无偿捐赠给洪泽湖博物馆,坚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义务教学岗位上。

助力大国重器研发制造的

精密零部件雕刻师

孟维,男,1982 年 3 月生,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数控加工技能工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业 20 年来,孟维带领团队先后破解高强钢加工工艺等技术难题,发明 " 孟维滑轮操作法 " 等先进加工方法 177 项,在中国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加工领域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他被多所院校聘请为实践导师,将掌握的先进操作方法变成教材 30 余本,获评 2022 年 "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

利用新媒体热心服务辖区群众的

社区民警

黄冬青,男,1978 年 6 月生,中共党员,连云港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朝阳派出所副所长兼马山村社区民警。2014 年从警以来,他跑遍辖区 2.36 平方公里,定期采集更新辖区居民和企业信息,创新使用电子地图设计管理系统。他在网络平台开设 " 朝阳黄警官 " 账号,制作防电信诈骗宣传视频 15 期、热点警务动态 45 期,浏览量达 26 万余人次。

13 年抢救遇险群众数百人的

消防员

陶杰,男,1990 年 12 月生,中共党员,宿迁市宿豫区泰山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从 2010 年参加消防救援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守灭火救援一线,先后参与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任务 1500 余次,抢救遇险群众数百人。他曾主动请缨参加抗洪抢险,带领队员装填沙袋 3000 余袋,往返运送数十公里,为抗洪的最终胜利做出突出贡献,曾获评 "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

孝老爱亲类(10 人)

20 年用心用情抚养侄女

长大成人的好妈妈

董萍,女,1966 年 11 月生,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星兴社区居民。2003 年,丈夫弟弟家庭突遭变故,8 岁的侄女无人照顾,董萍便把她接到家中和 7 岁的女儿一同抚养。20 年来,她对侄女视为己出、悉心照顾,一点一点修补着侄女情感上的敏感和脆弱。如今,侄女和女儿都已经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对董萍十分孝顺。

辞去工作照顾植物人妻子 15 年

创造生命奇迹的好丈夫

钱仕根,男,1947 年 12 月生,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张舍村居民。2008 年,钱仕根妻子遭遇车祸后成为植物人,钱仕根毅然辞去工作,全心陪伴照顾妻子。他每天为妻子洗衣做饭、擦身按摩,夜间多次起身照看,妻子身上从没有溃烂或者褥疮。瘦弱的他每天用自己的身躯支撑着妻子," 扛 " 着她一步步挪动着做康复训练,妻子逐渐从丧失所有意识半身瘫痪在床到现在可以在他的搀扶下走上近千米。

十几年如一日妥帖照顾 3 位老人的

孝顺女儿

韩辛卫,女,1969 年 1 月生,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天安河滨花园社区居民。2006 年,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父母,韩辛卫和丈夫放弃在外地经营的生意,回到老人身边侍奉。2014 年,父母双双中风瘫痪,她全身心陪伴照顾父母,每天为老人擦身、捏腿、换洗衣服、喂药喂饭。2019 年,她把婆婆也接到家中一起侍奉,3 位老人一起被照顾得十分妥帖。

37 年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的

好妻子

许冬娣,女,1958 年 12 月生,扬中市新坝镇立新村村民。1985 年,许冬娣丈夫因先天性脊椎疾病发作导致下半身瘫痪,生活逐渐不能自理,许冬娣强忍悲痛,一边照顾生病的丈夫一边抚养 5 岁的女儿,还要抽空去工厂打零工赚钱养家,用坚强毅力支撑着家庭。2013 年,她罹患癌症,经过治疗稳定住病情后,迫不及待返回家中照顾丈夫。

接力照顾聋哑邻居的

好小伙

宦剑锋,男,1987 年 3 月生,靖江市澄靖园区办事处迎江村村民。从 1984 年开始,宦剑锋的祖父和父亲接力救助一位聋哑邻居。2014 年,宦剑锋接过照顾邻居的责任,和妻子一起带着老人共同生活,悉心照顾他的一日三餐,为他准备换洗衣物和被褥。现在,已经 88 岁的老人生活得十分舒心。

用柔弱肩膀撑起苦难家庭的

坚强女性

管迎霞,女,1977 年 6 月生,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居民。2003 年,结婚刚满 3 年的管迎霞,丈夫因车祸去世,留下两位老人和年仅 3 岁的女儿,2006 年公公又因病逝世,婆婆承受不住打击,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她咬紧牙关,一边尽心养育女儿,一边悉心照顾婆婆,用柔弱双肩撑起了这个家。

主动搬到妻子娘家照顾一家老小

20 多年的善良村民

仲其政,男,1965 年 8 月生,沭阳县青伊湖镇戚庄村村民。2000 年,为了照顾妻子生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妹,仲其政主动提出搬到妻子娘家居住。他主动照顾一家老小,带着岳父到处求医,每天给岳父洗脸、端饭、喂药,帮助妻子的弟弟妹妹完成学业、成家立业。岳父的弟弟无人照顾,他把叔丈也接到家中一起生活,他朴实的善心得到村民们的一致称赞。

倾注全部精力照顾瘫痪丈夫

18 载的好妻子

张玉翠,女,1952 年 7 月生,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聂庄村村民。2005 年,张玉翠的丈夫意外摔伤后瘫痪在床,她像照顾婴儿一样悉心照顾着丈夫,每隔 2 小时给丈夫翻一次身,每天定时帮丈夫按摩、擦洗,丈夫从没长过褥疮。她因长期操劳积劳成疾,先后做过两次结肠手术,但都坚强扛了过来,依然把全部精力倾注在照顾丈夫和整个家庭上。

照顾去世好友女儿 19 年的

善良村妇

李桂华,女,1970 年 3 月生,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司坞村村民。李桂华的好朋友和其丈夫先后罹患重病,女儿小轩无人照顾。2004 年,小轩父亲去世,母亲身体每况愈下,李桂华主动承担起照顾小轩的责任。2010 年,小轩母亲去世,李桂华将小轩接到家中抚养,视如己出、精心照护。现在,小轩已经在高中就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卖房为妻治病尽心侍奉老人的

真汉子

田朝,男,1973 年 5 月生,民进会员,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客户经理。2007 年,田朝的妻子罹患白血病,田朝卖掉家里唯一住房为妻子治病,在悉心照顾 5 年后,妻子终于治愈出院。期间,母亲因病去世,他还同时承担照顾父亲及岳父母三位年近 80 岁老人的责任,虽然十分辛劳,但他始终乐观面对,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来源:文明江苏

相关标签

志愿服务 志愿者 江苏 无偿献血 无锡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