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边,美酒河镇百年黄葛树下,矗立着一块 " 勤政惠民 " 碑。石碑上的文字,向人们讲述了百年前一位仁怀县知事的仁心仁政。
这位县知事,名叫覃光銮,四川涪陵人,曾在民国时期四川省高等法院工作,后任贵州广顺(今长顺)任知事。民国六年(1917 年)调任仁怀县。
这块石碑树立的时间,是民国七年(1918 年)十二月,原地点是在沙滩场镇口。上世纪 90 年代,因修茅台至习酒厂公路,迁移至现在黄葛树下。
碑文的主要内容,是褒扬覃光銮治理仁怀匪患及民国七年赈灾的事迹。而关于这场洪水,仁怀沿赤水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还有记忆—— " 听老辈人说,民国七年涨大水,从茅台到二郎,几乎沿河村庄、集市都被淹了。沙滩街上,好多人家房屋被冲走,盐仓、税务局都冲跑了。"
据《仁怀县志》记载,民国七年 7 月 22 日,茅台河大水,洪迹高程 420.04 米。茅台场以下,一片汪洋,群众无家可归,受灾居民 677 户。其中,有 250 户房屋家具被冲去,尤以茅台、羊子营 ( 今紫云 ) 两地最为严重;有 245 户房屋被洪水冲坏或被泥沙淤塞;沙滩义盛隆、永隆裕、协兴隆等 3 家盐号存盐被洪水冲化,罐子口和沙滩两地被洪水淹死 9 人。此外,沿岸田地、竹木被洪水冲毁亦重。
覃光銮陪同黔中道杨委员亲临灾区视察后,报省拨款 2000 元赈济灾民。覃光銮在片瓦无存的羊子营视察灾情时,还自捐俸金赈济灾民 , 民称 " 治县如治家,仁心行仁政 ",始立 " 勤政惠民 " 碑,
据称,这场洪水过后,一些盐仓和住户,认为沙滩距赤水河太近,且集镇后方还有顺溪沟而来的山洪,易受洪水夹击,不利防洪,于是迁往下游有更高台地的马桑坪。
覃光銮在仁怀任职四年,治匪患、兴文教、减民负、改陋规,口碑不错。《县志》记载说,他在任期间,还亲自干预田赋稽征,以杜绝区乡额外加征弊端。因政绩昭著,群众称其为 " 邑贤侯 "。
一些仁怀老人回忆说,覃光銮离任时,人们都舍不得。除了县府公职人员和士绅接连为他饯行,还有很多群众,甚至还有叫花子为他送行。
作为外来的县官,短短四年任期内,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覃光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县政协任职的周梦生,曾撰文回忆他所了解的覃光銮。文章说,覃光銮到仁怀赴任时,自己是个十来岁的学生,挤在欢迎的人群中看热闹。" 我看他身材中等,不瘦也不胖,满口川音,戴近视眼镜,衣屡很朴素 …… 他只一人一马,临时雇二人挑行李,未带家属,随行有涪县人苟焕章,当县衙里的收发,广顺县人李松柏管监狱 "," 任知事鲁时俊率人到马公祠接官厅等候。这位新官骑一匹白马,距接官厅一两百步,就下马与围观的群众打招呼,然后走向接官厅,跟鲁时俊等人见面 "。
周梦生还回忆说,覃光銮很重视教育,经常到学堂去考核办学成绩,调阅学生试卷。对于外出升学、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他还找经费局要专款资助。如后来在北京读农大的罗次启,在成都上师范学堂的周丕成,每年得县里一百元大洋资助,就是覃光銮促成的。
" 酱香仁怀 " 查阅资料得知,覃光銮任职仁怀县时,正是黔、川匪患四起之时。在仁怀县南部的龙井、立英,黎民、九仓、小湾一带,以罗炳兴 ( 又名罗金堂 ) 为老窑的土匪头,纠集约两千人的大股匪,出没无常,常常袭扰百姓、掠夺场镇。
覃光銮到任后,决定找一个熟知情况,又有能力的人来主持剿匪事宜。经走访得知,陈德培有文化,当过兵,参加过北伐、讨袁,有带兵经验,便三顾茅庐,说服他担任县警备处队长,将军事上的事情全部交由他负责。
陈培德不负所托,组建并训练出一支能打仗的队伍。这支队伍在覃光銮、陈德培的指挥下,夜袭罗炳兴老巢,迫使土匪失去龙井、立英的据点。
同期,黔军也在省内各地剿匪。但是,在仁怀县作战的一支剿匪黔军,两次吃败仗后,竟临阵倒戈,导致土匪越来越多,威胁到县城,扬言要活捉覃光銮。
迫于形势,覃光銮与警备处商量,决定征调壮丁、发给枪支,加强城防。鉴于县城三面高山不利防守的现实,在城内蔡家坡顶建设了碉堡,俯瞰城外环山动静,添置能旋转的罐子炮 20 门,分别安放在碉堡、城门上。同时,改变原来步哨夹鸡毛、炭传递紧急公文的做法,仿照古代烽火台,在全县设信炮传递紧急信息,形成一区有警各区援助的联防体制。
民国七年,被端了老巢的罗炳兴,纠集残匪,洗劫了鲁班场,准备攻打县城。覃光銮得知,与陈培德商量后,将警备队撤出城,埋伏于盐津河、岩栈口等险要处。同时,又让人鸣锣通知全城商贾到县政府开会,覃在会上宣布:务要各安其业,违者必究。县城四道城门照旧大开,任人出入。
实际上,覃光銮摆出的是 " 空城计 "。准备攻城的罗炳兴得报县城内照做买卖后,认为十分可疑,便放弃攻城,返回在古蔺县水田寨的老巢。
覃光銮演的 " 空城计 ",一时传为美谈。
当然,任职仁怀县四年期间,覃光銮干过并载入史册的大事有不少。其中,除了人们熟知的茅台酒巴拿马奖牌的裁定,还有勘界矛盾。
民国五初期,成立习水县时,省政府决定将遵义县管辖的大坝划仁怀县管辖。可是,遵义县方面以百姓不愿意为由,阻止大坝划仁怀,并将前去接收的仁怀县官员轰走。覃光銮到任后,一边亲率警备处人员前往强制执行,一边又晓以利害,委派公正、得力者担任区长,优待新区,后来又常去体察民情、抑强扶弱,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覃光銮离任时,大坝群众为感谢他的付出,专门在大坝场头,为他立了一块去思碑,褒扬他的成绩。据周梦生称,类似的德政碑,早年他在仁怀县境内亲眼见过的,就有 30 多块。
附:
" 勤政惠民 " 碑碑文
盖闻以仁心行仁政,治邑如治家然。忧乐与共,唯吾光銮覃老先生似之。先生号静得,四川涪县人也,自民国六年莅任来兹,历精图治,政平讼理,值南北相持,匪徒猖獗,先生奔驰剿捕,整顿团防,民赖以安,本年六月,洪水为灾。沿河一带几成泽国,流离失所,惨不忍言,先生饥溺为怀,捐金救济、蒙详禀上奉请赈灾黎。巡行灾区,亲为发散,民赖以免流亡沟壑者,先生实有造于斯也,乡人难泯其德,缘勒石志之,以期不朽云。
勤政惠民
沙镇绅、商、学各界敬撰
民国七年岁次戎午十二月十六日公立
来源:酱香仁怀
编辑 曾黎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