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6-29
一江赤水 两岸青山 三省共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夏日仁怀,赤水河畔,河谷里的微风裹挟些许潮热气息,但两岸的绿意却带给行人一丝凉意。赤水河沿岸的仁怀市合马镇沙坪村,上千只白鹭在河畔的黄桷树上嬉戏停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令人向往。

△白鹭在赤水河沿岸的黄桷树上嬉戏停留 陈颖 摄

" 这个季节是白鹭繁衍的重要时段,每年都有上千只白鹭停留在赤水河畔的沙坪村,这说明赤水河生态环境逐渐变好。" 在沙坪村蔡家湾组护林员罗美看来,赤水河奔流不息,改善村内的生态环境,让白鹭安家落户,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 双向奔赴 "。

全长 444.5 公里的赤水河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更是连接云贵川三省四个地市级 13 个县市的经济动脉与人文纽带。

△赤水河发源于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东流至四川、贵州入长江。

一江赤水,两岸青山,三省共护

2021 年 5 月,云贵川三省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这部我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从 2021 年 7 月 1 日起同步实施,以此形成 " 省际间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治理,全流域保护一盘棋 " 的新格局。

为了一江清水 三省合力同频共振

赤水河上游的扎西河畔,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石坎社区,赤水河蜿蜒穿村而过,河岸风景色彩斑斓、秀丽多姿。仲夏时节,晚饭过后,当地居民都会到沿河步道散步乘凉,欣赏河边美景。

△赤水河云南段。 夏沁 铁璘琪 摄

" 只要天气好,每天吃了晚饭我们都会来河边走耍,像这样河水清澈,鱼儿欢快游动,是我们小时候才看见过的场景,现在的赤水河经过治理恢复,看着就漂亮。" 社区居民雷鑫惬意地说。

云南昭通是赤水河发源地,其境内有赤水河、南广河、白水江三大水系,在境内的 120.3 公里长的赤水河岸线,包含了 97 公里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而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唯一的干流没有修建大坝的大型一级支流,又被称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 " 最后的庇护所 "。

为了守住 " 庇护所 ",保护赤水河,倒逼云贵川三省形成合力,实现顶层设计上的 " 同频共振 "。

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泸州市、贵州省遵义市三地司法局推进赤水河流域司法行政保护,共同制定出台了《赤水河流域保护司法行政工作协作机制》(下称《机制》),从 11 个方面加强赤水河流域司法行政协作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

按照《机制》规定,赤水河流域的三省四市积极响应,截至目前——

云南省昭通市关闭拆除流域内 17 座电站并修复栖息地,赤水河云南段流域出省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鱼类达 149 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卓有成效;沿岸绿化美化筑牢生态屏障,经济林果产业欣欣向荣;

四川省泸州市关停小造纸厂及酿酒作坊 150 余家、煤矿 18 家、非煤矿山 7 家,关闭小水电 11 个,拆除取缔非法码头 28 座,治理恢复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面积 27.6 平方公里,治理岩溶区面积 619.6 平方公里;

△赤水河南岸吴公岩岩壁上刻有 " 美酒河 " 字样 。

贵州省毕节市完成 42 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综合治理,在赤水河流域退回或暂缓审批、否决选址不合理的纸厂、酒厂等项目 30 多个;

遵义市在赤水河流域建设运行了 9 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设置了 8 个监测断面,实施 " 治污治水 · 洁净家园 " 五年攻坚行动计划,建成污水处理厂 73 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8 座,实现了流域内乡镇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全覆盖 ......

为了鱼儿畅游 " 禁渔 " 换来 " 移民 " 回归

流经云贵川三省的赤水河,因红军 " 四渡赤水 " 的壮举而为人们所熟知。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这条河流还是许多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对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意义。

" 忠恒快看,又有人拍到一条鳗鲡在河里觅食的照片了!"

来人递上手机,中科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科研助理吴忠恒看了照片后开心地笑了。自从去年发现鳗鲡重现赤水河以来,陆续有沿岸居民兴冲冲地跑来贵州省赤水市的研究站,与这位江汉大学生物专业的研究生分享好消息。

该研究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赤水河流域流经的 13 个县市分布了近 80 个监测点,对赤水河水体水质、水生浮游生物、特有和珍稀鱼类进行长期采样监测。

△中科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

2017 年 1 月,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明确在赤水河流域实施全面禁渔,禁止一切捕捞行为。禁渔实施以来,一些珍稀鱼儿的身影重现赤水河—— 20 年未见的鳗鲡在赤水河复兴段被重新发现,圆筒吻鮈能够从赤水河下游上溯至中游,多个鲇鱼群体在赤水市境内频频现身 ......

△赤水河 " 土著鱼 " 鳗鲡。 (中科院水生所供图)

" 这两年赤水河里的鱼多了、大了,过去难得一见的鱼种,也能经常监测到。"6 月,在赤水河(遵义赤水段)黄金水道,吴忠恒站在科研渔船的船尾,望着波光粼粼的赤水河说。

赤水河流域位于川、滇、黔接壤地带,流经 3 省的 13 个县市,是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的卵苗孕育所和种质资源基因库。但过去一段时间,受污水乱排、过度捕捞、挖沙采石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影响,珍稀、特有鱼类一度面临生存危机。

近几年来,随着长江流域 "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 深入推进,位于长江上游的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鱼类资源总量加快恢复,越来越多的珍稀、特有鱼类重现江水。

" 在去年 4 月 28 日开展的专项监测中,我们在赤水河复兴段与土城段间捕到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鳗鲡,这种曾经在赤水河司空见惯的鱼类,可是销声匿迹了近二十年!" 研究站科研人员徐绍武感慨说。

回归,来得那么悄无声息—— 2022 年 4 月 28 日,研究站科研人员在赤水河中游复兴段与土城段开展鱼类监测时,网到了两尾多年未见的鳗鲡。徐绍武打趣说:" 河渐清水渐畅,引得‘移民’回归故里。"

让赤水河站科研人员更加惊喜的是,在赤水河中下游的多次调查发现,鳗鲡回来了,鲇鱼变多了,胭脂鱼资源恢复迹象明显。徐绍武说," 种种迹象表明,赤水河生态功能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共同发展 各司其职守住生态

保护——生态优先是底线。

△赤水河 ( 遵义赤水段 ) 黄金水道。 丁福秋 摄

位于贵州省习水县桑木镇二郎河中上游的桑木一级电站,拦河坝、厂房、渠道等设施已全部拆除,取水口已封堵。

每一道水坝,就是一道生态的阻隔墙。曾经的拦河坝不见踪迹,换来的是河道最本质最淳朴的宁静样貌。

如今,水,清澈见底,顺势流下,哗哗作响;鱼虾,肆意洄游,栖息之地生态显著改善,河道恢复一片生机活力。

近年来,习水县强化赤水河流域污染治理修复工作,坚决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攻坚战。通过实施流域生态修复行动,清理拆除一批小水电站,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实现还水于河,还岸于河,还绿于河。

防污——绿色改造是关键。

" 我厂三期项目已基本完成所有调试工作,计划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处理厂的日处理规模将达到 4 万吨。"

四川省合江县城张湾生活污水处理厂厂长张可香介绍,不仅如此,三期项目还将处理工艺升级为 A2O 工艺,处理标准为一级 A 标,将满足合江县城未来数年的城市发展需要。

△四川省叙永县境内赤水河风光。刘学懿 摄

另一头,四川省古蔺县金兰污水处理厂的中控室里,环保数采仪上正显示着进出水的各种数据,并将出水水质相关指标数据 24 小时不间断传输给环保监管部门。

据古蔺县兴蔺生态公司总经理黄锐介绍,处理后的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各项指标都大幅低于排放标准,能有效确保赤水河流域水质持续向好。

发展——科学持续是关键。

盛夏,位于云南省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的一座日处理 500 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生活垃圾运来后可以焚烧发电,烟气和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剩下的废渣还能制成水泥砖。" 该项目负责人汪书明告诉记者,发电厂采用先进工艺,可以实现垃圾的 "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

为了探索实施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镇雄县启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威信县建设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沿线 17 个乡镇生活垃圾热解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流域范围内 3225 个村民小组逐步实现垃圾简易处理和村庄保洁收费。

一江赤水,两岸青山,三省共护。赤水河流域内各省市县、各级各部门正充分发挥三省四市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作用,让赤水河流域水长清、岸常绿,全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曾黎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潮热 白鹭 生态环境 昭通 四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