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观众眼中,我就是一名被考试的学生 "" 我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热爱,也可以说,艺术拯救了我的命运 "……7 月 2 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濮存昕来宁,做客 " 文载美好 · 紫金艺术讲坛 ",与公众分享了《我和我的角色》。
△ 濮存昕(右)与毕飞宇对谈
围绕在演艺生涯中如何学艺、立德、做人,濮存昕分享了多年来在艺术道路上的历练、探索、创新和思考,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艺术盛宴。
第四期 " 文载美好 · 紫金艺术讲坛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指导,省文投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江苏大剧院、凤凰国际书城、凤凰云书坊支持。讲坛特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与濮存昕对谈。
" 艺术拯救了我的命运 "
" 我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热爱,也可以说,艺术拯救了我的命运。" 濮存昕把他与艺术结缘归功于父亲苏民,北京人艺著名话剧导演、演员。
△ 濮存昕
天赋异禀加上环境造就,少年时的濮存昕就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舞台表现出过人的领悟力。
青少年时期,经历了艰难克服腿部顽疾、8 年的上山下乡、9 年的空政话剧团龙套 …… 生活的万般磨砺造就了濮存昕一身好 " 武艺 "。若干年后他回到人艺,聚光灯下,他终于成为舞台上的那束光——一生以演员为幸,为舞台而狂,以舞台为命。
梨园有句古训:" 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 濮存昕说,在 " 成为 " 万千角色前,一个人首先要树立起心中的道德律令,这是演员体会、扮演角色的根基。
现场,毕飞宇感叹于濮存昕始终保持内心的干净、纯粹,告诫年轻人要永葆对艺术、对事业的敬畏之心。
追求没有表演的表演
《雷雨》《李白》《哈姆雷特》《茶馆》《建筑大师》…… 濮存昕在一部部话剧作品中塑造了形色各异的人物。他凭借《一轮明月》《英雄无悔》《鲁迅》等一批经典影视作品,走进千家万户。
在不同时代,和观众一起解读经典、塑造角色,是每一代艺术家的担当。
△ 濮存昕南京读者见面会现场
" 演《哈姆雷特》,我相信台下的观众和我一样,都经历过对生命意义的探究、经历过身处困境的挣扎。" 濮存昕坦言,话剧《李白》自 1991 年首演至今已有 30 多年,现在他不仅演李白的悲愤,还着重演李白的天真。" 这和我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有关。"
△ 濮存昕现场指导童声诵读
" 我现在 70 岁了,即将出演莎士比亚《暴风雨》的荒原老人,展现他笔下诗意的、深刻的、多元的人性。这是我不断靠近人物、靠近经典的过程。" 濮存昕表示,演员与角色与时代是同频共振、互相成就的,演员应当吸取时代精神,融入对作品的演绎中。
△ 现场观众
北京人艺老一辈演员的表演传统是形神兼备," 为了得其神,必须超其形,又不能失其形 "。濮存昕说,自己很多年后才悟出大导演林兆华所提倡的 " 追求没有表演的表演 "。
文艺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作品好不好,表演是否出色?观众最有发言权。
濮存昕表示,文艺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
如今,濮存昕不仅是演员,还开始做导演。不管身份如何,他始终坚信,只有源源不断地将好戏奉献给观众才是最重要的。
"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你的作品好不好、你演得好不好,得到的反馈是最直接的。" 濮存昕表示,观众愿意花钱来看演出,正是因为对作品有期待、有信任。
" 戏比天大,这是我们的职业口号。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我们应该不辜负自己的使命,共同在剧场中讲述我们的生命体验、时代精神与中国故事。" 濮存昕说。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江苏省文投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