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就拥有几十个包
我靠的不是别人
是 蚊子
▽
▲图源:小红书用户 " 小红薯 644A070A "
咬腿,我也就忍了
咬关节实在不讲武德!
但奇怪的是
今天这个 " 大肿包 "
居然不痒也不红
正当我准备给它
改十字花刀
▲图源:b 站 up 主 " 唔卡哇伊可多 "
同事阿花路过惊呼:
" 住手!你这不是蚊子包
是 腱鞘囊肿 !"
▲腱鞘囊肿(图源:腾讯医典)
01
好好的腱鞘,怎么就 " 肿 " 了?
腱鞘是什么?
把你的手完全舒展开,在手背上能看到两三根筋一样的线,那就是肌腱。
如果把肌腱比作电线,腱鞘就相当于包裹在电线外的绝缘层。
腱鞘只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它的作用是:
限制肌腱的活动范围,防止肌腱乱跑
减少肌腱与骨头的摩擦
保护肌腱不受伤害
向肌腱分泌滑液——肌肉运动的时候,滑液对肌腱的滑动起到润滑作用
肌腱鞘横截面 1. 腱纤维鞘 2. 腱系膜 3. 腱滑膜鞘壁层
4. 滑液腔 5. 腱滑膜鞘脏层 6. 肌腱 | Wikipedia
平时,滑液的分泌和吸收始终稳定在一个平衡状态。
如果长期频繁使用某关节,就会产生过多滑液,从而打破这个微妙的平衡——
滑液浓积,形成腱鞘囊肿。
腕部腱鞘囊肿的发生机制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由一种或多种因素联合所致,常见原因有:
外伤
慢性劳损
姿势不良
关节韧带退行性病变
在我们看来,就是手背或手腕莫名其妙起了个小鼓包。
▲腱鞘囊肿(图源:Wikimedia Commons)
02
得了腱鞘囊肿,还能刷手机吗?
看情况。
一般来说,腱鞘囊肿不会痛,不影响刷手机。
但如果出现局部疼痛、远端麻木等症状,就得放下手机,好好歇会了。
▲图源:图虫创意
腕部腱鞘囊肿多发于手部活动较多的人,尤其是手腕屈伸活动多的——
长时间敲键盘、弹钢琴、不正确姿势刷手机等都有可能让腱鞘像吹气球一样 " 肿 " 起来。
▲图源:腾讯医典
03
强迫症发作,把囊肿按破了
会出大事吗?
如果腱鞘囊肿不影响日常生活,也没有明显的疼痛、酸胀等不适,就不用太在意它。
要是囊肿不断增大、影响外观,或者局部症状明显,才需要治疗。
不小心把囊肿按破了,也多半不会出大问题。
因为在手外科门诊,对于小的腱鞘囊肿,医生们也这么干。
▲图源:b 站 up " 傲娇的老铁匠 "
但,你自己捏,和医生捏,区别很大——
医生 " 阅肿无数 ",手法更加专业
如果不是腱鞘囊肿(而是其他肿块),医生可以帮你把把关
在医院,医生通常还会让你去做个彩超或核磁共振进一步确认。
如果手上的凸起不是腱鞘囊肿,而是恶性的肿块,按压的后果难以想象。
而且,就算捏破囊肿,也只是暂时消除而已。
就像把湖里的水抽干后,天一下雨,湖很快又灌满。腱鞘囊肿也一样:就算一时捏破了,滑液还可以继续分泌。
如果导致腱鞘囊肿的不良工作、生活方式不改变的话,很容易复发。
除了上面说的手法按压,腱鞘囊肿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还有穿刺抽液并注入激素、小针刀、手术切除、腕关节镜切除等,但各有优缺点。
手术切除虽然属于有创操作,但切除彻底,可有效降低复发率,甚至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04
能预防吗?
可以!
对于容易造成腱鞘囊肿的活动,尽力避免就好了:
调整容易导致腱鞘囊肿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
少刷手机,使用键盘、鼠标的时候利用腕枕给手腕支撑,或更换一套人体工程学的设备。
对于腕部持重过多的人群,可以通过佩戴护腕等方式保护腕部,并且要注意休息。
如果出现腕部酸胀、疼痛等不适,要减少腕部活动量,同时局部热敷。
来源 / 深圳卫健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