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9 日,记者从红古区了解到,近年来,该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河道管理,使水畅岸绿的美好景色 " 触手可及 ",构建起了 " 河畅、岸绿、景美 " 的水生态新格局,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鲜明注解。
在河道管理中,红古区主要领导带头落实总河长责任,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巡河调研,督促落实河流治理保护各项重点任务。同时,扎实推动河洪道 " 清四乱 " 规范化、常态化工作,将清理整治重点向农村河洪道延伸,持续改善河洪道面貌。
今年上半年,红古区新建护岸、堤顶路、生态隔离带 4 公里,治理沟道 13.5 公里、新建护岸 1554 米、泄洪隧道 320 米、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8.57 平方公里。与此同时,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城区供水系统改扩建等项目,严格污水排放检测和管理,共处理污水 346.68 万方、处置污泥 5088 方,保障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风险源排查核查,深入排查入河道污染源,全面检查辖区重点涉水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并对全区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和城区市政供水监测点进行水质分析采样检测。先后开展检测 1250 项目次,检测合格率均为 100%。
红古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红古区将以主题教育和 " 三抓三促 " 行动为引领,在突出问题整改上下功夫,在水环境治理上见实效,推动河长制从 " 有名有实 " 向 " 有能有效 " 转变,着力构建 " 河畅、岸绿、景美 " 的水生态新格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一审丨编辑 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