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7-11
江苏新实践 | 讲好科技现代化的江苏故事,为高质量发展锻造“强引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盛夏七月,江苏大地朝气蓬勃,黄海澎湃,长江浩荡,运河悠悠,太湖浩渺,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气息。

7 月 5 日到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寄予厚望,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殷殷嘱托,让全省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笃志于行,江苏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为高质量发展锻造 " 强引擎 "。

△苏州金鸡湖

立潮头勇攀科技高峰

三天的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企业、工业园区、实验室,和来自产业一线、科研一线、科创服务工作一线的人员深入交流。7 月 5 日下午,总书记抵达苏州,乘车前往苏州工业园区考察,了解高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车间

作为此次考察第一站,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发展重要增长极,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实现 " 七连冠 "。" 总书记的到来让大家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源表示," 总书记非常了解 ‌‌ 科技产业,嘱咐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要勇攀科技高峰。" 陈文源说,作为科创板第一股," 接下来,华兴源创将牢牢遵循总书记的嘱托,必须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为进一步的科技创新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最大的努力。"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 月 6 日下午,在南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此次考察的第二家企业,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产业单位,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领军企业。

△南瑞集团自动化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

在南瑞集团,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 " 国之大者 "。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回忆起总书记来访的那一刻,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冷俊依旧感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心无旁骛潜心攻坚,为国家能源转型、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刚从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吕海阳,入职南瑞集团还不到一个月,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吕海阳表示,要牢记谆谆教导,一步一个脚印,沉下心来去开展今后的每一次工作,为人民安全用电这一事业努力奋斗终生。

△紫金山实验室 江苏省科技厅供图

青年科技工作者生逢其时

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分外关心年轻科技工作者。在企业的研发车间、实验室里,一张张年轻面孔让总书记十分欣慰:" 都很有朝气啊!"

面对朝气蓬勃的企业员工,总书记说:" 国家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你们生逢其时,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历史机遇。将来,你们一定会为自己对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而自豪!"

青年科技人才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正逐步成为江苏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强化人才支撑上,江苏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比如,出台实施基础研究队伍提优计划,鼓励年轻科学家承担重大基础研究任务,每年支持 1000 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潜心基础研究,鼓励科研人员挑战科学最前沿、勇闯科研 " 无人区 "。

天下英才会聚江苏,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势动能。数据显示,80% 的科技平台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在企业,2022 年江苏高新技术企业达 4.4 万家、居全国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 8.7 万家、稳居全国第一,规上高企以占规上工业企业 30% 的数量创造了 39% 的工业产值、51% 的利润、69% 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截至目前,江苏科创板上市企业达 102 家,约占全国总数的 19%。

" 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为全省科技系统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强大动力。"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说,我们将紧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逐项细化 " 施工图 ",聚焦 30 个重点领域方向,统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全链条,构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高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全省实验室、高校技术转移两大联盟,集聚创新要素补短强弱扬优,力争在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卡脖子 " 难题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7 日上午,在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此行感受,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上确实是走在前列:" 值得看,看了让我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了底气。"

在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硬核科技产品琳琅满目:180 吨级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可折叠卷曲柔性屏,硅立方浸没液冷计算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 …… 苏州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硕果累累。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苏州的底气在于好企业众多。就在总书记来到苏州考察当天,7 月 5 日,苏州迎来了第 100 家深交所上市公司。从资质看,100 家上市公司有 86% 为高新技术企业,30% 获批获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资质企业,41% 入选瞪羚计划。从引领产业发展来看,有近九成来自先进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

△常州新能源企业厂区

当前,江苏科技创新呈千帆竞发之势,破浪前行。作为老牌工业重镇,常州在新能源产业有着自己的底气。通过十余年对新能源领域的深耕布局,常州已形成 " 发电、储能、输送、应用 " 全链条产业闭环,正奋力打造 " 新能源之都 ",全球每 10 辆新能源汽车就有 1 辆搭载 " 常州造 " 电池。

南通滨江临海,2020 年迈入了 GDP 万亿城市之列。创新是南通奋进 " 下一个万亿 " 的根本动力,其底气在哪?南通的底气在人才: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 157 万人,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其中高层次人才 13 万人、高技能人才 52 万人。南通坚持向科技人才要生产力,拓展提升 " 江海英才 " 集聚工程,每年招引重点产业链科技领军人才超过 100 人。同时,南通持续加强省船舶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等载体建设,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创载体 157 家、全省第三,有效增强了对人才的 " 吸附力 "。

无锡正在打造 " 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其首项工作便是支持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如积极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优势领域,支持龙头企业等优势科研力量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发挥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 " 试验田 " 作用,健全完善 " 产研院 + 投资发展公司 + 专业研究所 " 的组织架构,到 2025 年新建 30 家左右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提升对企业创新的赋能加持作用。

现代快报 + 记者 是钟寅 储希豪 冯茜 熊平平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标签

江苏 苏州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