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九届兰洽会上,兰州新区发布《2023 兰州新区外商投资环境报告》。该报告从配套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全面、多维展示了兰州新区的外商投资环境和投资新机遇。
营造 " 全省最优、国内领先 " 营商环境
对标国际化营商环境标准,兰州新区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 " 头号工程 ",着力营造出 " 全省最优、国内领先 " 的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更开放。先后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重大改革创新试点,荣获 " 联合国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 "" 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 "" 中国领军智慧城区 "" 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 等 20 多项荣誉。报告显示,兰州新区经营主体连续 10 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 2012 年的 4391 户增长到 2022 年的 34150 户(其中企业 18780 户,个体工商户 14994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376 户),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3% 左右,企业占比达 55%。
全方位加强稳外资工作
兰州新区全方位加强稳外资工作,使外商投资配套服务更加全面。在政务服务方面,兰州新区注册登记流程便利,压缩时间降低成本,降低企业开办门槛,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拿地开工流程压缩,减少审批提升效率。在投资开办方面,24 小时服务全年无休,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贴心服务,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在法治保障方面,智慧法院全方位服务境内外法律案件,多元解纷调解,提升诉前调解效力,推进知识产权转化,加强外资专利保护,全方位做好外商投资配套服务。
全要素支持外企投资兴业
兰州新区全要素支持外企。土地资源充裕,用地价格低廉,适合集中连片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时,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先租后让制度,土地成本低,拿地开工流程短,用地价格低廉。网络基建发达,算力部署庞大。
报告指出,兰州新区已建成 3.15 万个 5G 基站、66 个数据中心、15 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内包括硅立方超算集群在内的多个算力中心可以为客户提供数百万亿次每秒级的双精度计算能力,已与全国 10 多个超算中心完成互联互通。水电价格优势明显,污水处理高效。国网兰州新区供电公司单日最大供电负荷可达 500.075 兆瓦。兰州新区建成给水厂 2 座,总供水规模达 31.5 万立方米 / 日。污水处理厂 5 座,总处理规模 13.25 万立方米 / 日,全年污水处理量为 2140 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100%。物流体系完善,跨境贸易流程标准高效,已建成 300 平方公里的成熟城市框架与立体化开放平台,通车道路达 176 条,公路货运周转总量达 69000 万吨公里;10 条铁路干线贯通,累计开通国内国际客运航线 240 余条、货运航线 18 条。口岸通关流程及作业实行时限标准化,畅通入境种子 "7×24 小时 " 通关 " 绿色通道 ";承诺 15 分钟内完成集装箱从监管区提离。
科研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兰州新区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72 个,研发人员近 6000 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3.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 11.8 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 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60%。兰州新区已引进院校 17 所,建成 9 所,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 5 万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一审丨编辑 费勇玮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