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型糖尿病是目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最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每 10 个国人至少有 1 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 ( PD ) 是介于正常血糖稳态和糖尿病 ( T2DM ) 之间的中间状态。PD 可能是 " 空腹血糖受损 ( IFG ) " 或 " 糖耐量受损 ( IGT ) " 或两者兼而有之。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每 3 个国人,至少有 1 个是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 | 糖负荷后 2h 血糖 | ||
正常血糖 | < 6.1 | < 7.8 | |
糖尿病前期 | 空腹血糖受损 | ≥6.1,但 <7.0 | < 7.8 |
糖耐量受损 | <7.0 | ≥7.8,但 <11.1 | |
糖尿病 | ≥7.0 | ≥11.1 |
▲ WHO 糖代谢状态分类 ( 静脉血浆葡萄糖 mmolL )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前期被认为是一种标志或分水岭,已有证据显示: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可以发生,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抑郁等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降低其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
T2DM、PD 健康管理有妙招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为 " 五架马车 " 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定期检测、健康教育。饮食管理是最基础且有效的方法,更多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质比量更重要,《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版)》明确指出,要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的同时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
①保持正常的 BMI:对于超重或肥胖者,使 BMI 控制在 18.5-23.9 范围内,如果有超重肥胖,应当每个月内使初始体重至少下降 5%,并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②均衡膳食,食物选择多样化,保持三大营养素的平衡:每日所需总热量中 45% ~ 60% 来自碳水化合物,25% ~ 35% 来自脂肪,15%~20% 来自蛋白质,保证 1/3 的优质蛋白。均匀摄入谷类、蔬菜水果类、鱼、肉(适量)、蛋、奶类和豆类食品,粗细搭配。
③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延缓餐后血糖升高,改善血糖水平,防治便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的纤维摄入量在 25~35g 之间。
④选择低 GI 食物:升糖指数主要指的是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指数越高,血糖升高的速度越快。尽可能挑选 GI 较低的食物(高 GI>70,中 GI 为 55-70,低 GI 为<55)同时避免血糖负荷(GL)较高的水果(≥20 为高 GL,11-19 为中 GL,≤10 为低 GL)。中高热量的热带水果,如榴莲、香蕉、牛油果、菠萝蜜、芒果等也应当适量控制。
⑤适当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补充:增加绿叶菜、全谷杂豆类食物的摄取量,增加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锌、硒、铬的摄入。
⑥低盐膳食: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5g。
⑦规律饮食:合理安排每日三餐,食不过量,定时定量,主食、副食摄入量较均匀地分布在三餐中,按照 1/5、2/5、2/5 或 1/3、1/3、1/3 分配。
⑧规律运动:选择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联合,避免运动干预的单一性,有利于增强个体对运动干预的依从性。有氧运动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而不依赖于肌肉质量的增加或者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改变;抗阻运动引起的肌肉质量增加有利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并且不依赖于改变肌肉固有的胰岛素应答能力。
⑨定期检测:2019 年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的 « 健康中国行动 ( 2019-2030 年 ) » 提出 : 提倡 40 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 1 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 6 个月检测 1 次 FPG 或餐后 2 小时血糖。
有条件的患者,一定要去专业医疗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干预减脂、控制调整血糖,避免饮食营养治疗误区。
来源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