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7-14
快快评 | 既要发展人工智能,也要防范风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日前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 8 月 15 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监管,有了细节性的权威依据。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前一段火到没朋友的 ChatGPT,就是典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作为专门的科学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身并没有 " 好坏 " 之分。它带给人们的是何种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什么人在使用。

应该看到,促进这门技术的发展很有意义。彭博行业研究曾在报告中预计,ChatGPT 将给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带来为期十年的繁荣,市场规模将以 42% 的速度扩张。但必须指出的是,一旦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别有用心之徒控制,加以滥用,危害性足以令人惊惧。

近期,AI 换脸技术被不法之徒利用,实施诈骗,案例颇多。例如,今年 5 月,内蒙古包头警方公布一起利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实施诈骗的案件。而在直播带货领域,居然出现了 " 迪丽热巴 " 在直播间卖货的场景,而这不过是 AI 换脸技术玩的 " 鬼 "。

国家网信办表示,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数据安全和偏见歧视等问题。出台《办法》,既是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风险的现实需要。

换言之,我们既要促进这项技术的健康发展,也要致力于风险管控和乱象消弭。

该办法明确要求: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他人身心健康,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此外,还规定了安全评估、算法备案、投诉举报等制度,明确了法律责任。这些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诸多案例中,对于个体权益的侵害,可谓历历在目。制止和防范相关技术的野蛮生长,防止出现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的局面,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就此而言,办法的出台,顺应了民意关切,展现了法治思维。

当然,此办法集中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领域,主要对研发、利用行为加以关切,并不是 " 面面俱到 "。但该办法在指出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划定了严格的界限,这使得相关技术的发展更具规范性。有了专门的规定,又有其上位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的大力支撑,公众面前的安全堤坝将更加稳固。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个人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