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造谣蹭炒社会热点造成恶劣影响的 " 自媒体 " 一律关闭,禁言期间 " 自媒体 " 不得新增粉丝,金融、教育、卫生等领域发布信息的 " 自媒体 " 应当展示服务资质 ……
近日,中央网信办强化 " 自媒体 " 管理,发布《关于加强 " 自媒体 " 管理的通知》。新规从强化资质认证、加强谣言管理、规范账号运营等 13 个方面入手,要求网站平台压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以常态化管理制度,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
那么,13 条红线 " 剑指 " 哪些网络乱象?《通知》出台,能否规范 " 野蛮生长 " 的不良 " 自媒体 "?从事 " 自媒体 " 的行业中人,又该如何审视此次整顿?
01
缘由:意在 " 重典治乱 "
此次通知发布之后,迅速引发刷屏。各界高度关注的背后,是一个绵延已久的痛点:天下苦 " 无良自媒体 " 久矣。
" 自媒体 " 因网而生,随网而兴,其享受了时代的流量红利,却长期以来欠缺 " 行为边界 "。在 " 唯流量是图 " 的逻辑下,部分无良 " 自媒体 " 突破下限,挖空心思,专戳用户的痛点、爽点,或操控人心,或煽动民意,极大污染了互联网空间的朗朗清风。
其突出表现有四点:
其一,李鬼假冒李逵,伪冒权威机构,诱骗网友 " 入坑 "。 比如 " 最高检察院 "" 中国反恐部队 "" 中国科学研究院 "" 南阳市疾控中心 "" 中南都市报 "" 人民日报首发 ",单看名字都很高大上。今年 " 清朗 · 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 " 专项行动,就查处了多达数十万个这样的冒牌账号。
其二,以情绪为食饵,挑唆性别、民族、阶层、地域对立,将粉丝诓进狭隘的 " 信息茧房 "。以性别对立为例,在今天,在无良 " 自媒体 " 引导下,各大平台相关话题下男女网友给对方贴上各种不堪入目的污名标签,可以说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
其三,造谣传谣,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最近,就有一则 " 男子悬赏千万寻狗 " 的信息冲上热搜,7 月 11 日,郑州警方发布通报,此信息是彻头彻尾的假消息,编造该信息者竟是某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目前,警方依法对其处以行拘 15 日的处罚。
其四,装神弄鬼,把自己包装为 " 业界大腕 ",对用户坑蒙拐骗,从事非法经营。仅以金融领域为例,就有大 v 黄生、徐晓峰先后被查,前者被查时拖欠粉丝(出借人)多达 6 亿多元。
02
导向:如何去芜存菁?
事实上,面对前述 " 自媒体 " 乱象,早在 2018 年 10 月,国家网信办就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清理整治专项行动。
此后,每年都会发起专项行动,对 " 自媒体 " 行业定期整治。
特别是今年的 " 清朗 · 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从 3 月 10 日到 5 月 27 日,共处置了 92 万个违规账号。
也就是说,对网络的规范管理,始终在以 " 专项整治 " 的形式持续深入。如今,《通知》的出台,更是将其真正纳入了 " 常态化 " 监管。
与以往整治行动不同的是,13 条红线分门别类,针对无良 " 自媒体 " 的生存条件,从四个方面狠打 " 七寸 ",可以说直戳要害:
1. 规范账号,去伪存真:比如,要严防假冒伪冒行为,就是防止 " 自媒体 " 假借 " 权威之名 ",炮制李鬼;强化金融、教育、医疗、司法领域的资格认证,就是要防止 " 冒牌专家 "。
2. 引导内容,有凭有据:比如,要求 " 自媒体 " 在发布涉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务之类信息时,需要标注信息来源;再如用 AI 等技术生成图片,要注明是用技术生成;对存在争议的内容,鼓励网站给其标注争议标签并限流——这些举措,都是为降低流通信息的 " 失真率 ",一改网络上 " 抛开事实不谈 " 的混乱风气。
▲ AI 技术生成的虚拟人物
3. 管控经营,倒逼自律:对于 " 自媒体 " 因违规行为增加的粉丝,要求平台及时核实并清除;对打造低俗人设的 " 自媒体 ",平台应取消或者不赋予其营利权限;对违规 " 自媒体 " 采取禁言措施的,应同步暂停其营利权限,时长为禁言期限的 2 至 3 倍——可谓直击其命门,倒逼 " 自媒体 " 加强自律,规范内容。
4. 监督平台,夯实责任:如要加大对 " 自媒体 " 所属 MCN 机构管控力度,网站平台应及时发现并严格处置 " 自媒体 " 违规行为,造成恶劣影响者要关闭账号并纳入黑名单,还要开设警示教育专栏,定期发布违规 " 自媒体 " 典型案例——过去,部分平台对违规大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流量狂欢的做法,将要画上句号。
03
建议:恪守 " 内容至上 "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 " 自媒体 " 从业者,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截至 2021 年,我国全职从事 " 自媒体 " 的人数已达 370 万人,算上兼职,人数已达 970 万。这个人数,超过了我国 IT 从业者的人数。
新规到来,对从业者意味着什么?一些 " 自媒体 " 人深感焦虑,担心 " 被套上枷锁 ",其实大可不必,新规打击的主要是坑蒙拐骗、诱导营销的无良行为,踏实认真做内容的 " 自媒体 " 人,完全不用忧心。
要看到," 管控 " 重拳的另一面,是 " 治理 " 之利。
迄今为止," 自媒体 " 行业泥沙俱下,导致大量账号通过打擦边球、造假煽动的方式 " 搏上位 ",真正踏实做内容的账号,反倒缺乏出头之日,其结果只能是 " 劣币驱逐良币 ",越来越多初心良善的从业者,随波逐流,自我沉沦。
最终,既危害了社会秩序,也败坏了行业本身。
新规的出台,恰恰是为行业走得更稳更远,良性可持续发展。当浑水摸鱼的 " 自媒体 " 失去生存土壤,那些靠专业、实力说话的 " 自媒体 " 才能获取曝光机会,进而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实现行业良性循环。
一言以蔽之:只要 " 自媒体 " 从业者坚守 " 内容至上 " 初心,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品质,少一些鄙俗,今后的路子,必然是康庄大道,日益宽广。
" 自媒体 " 的关键在于 " 自 ",就是要自立自强、自觉自查,应有不亚于专业媒体的担当和专业性。新规也是让 " 自媒体 " 回归 " 权责一致 " 原则,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只有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才能推动行业从 " 任性 " 的 " 少年时期 ",步入支撑我们社会进步的成熟之年。
话说回来," 自媒体 " 的管理方面,全世界都鲜有先例,只能靠我们自己边发展、边摸索、边健全。
相信在充分自律、他律的共同作用下,各方勠力向前," 自媒体 " 行业将能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监督发挥更大作用。期待我们的网络空间,从此气更正,风更清!
来源 / 网观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