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07-19
3608名“回流生”参加西安中考,为何引发众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3 年西安中考(示意图,图中考点、考生不特指与 " 回流生 " 有关)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嘉伟 西安报道

7 月 14 日,西安中考放榜。除了让 " 几家欢喜几家愁 " 的成绩外,最让西安家长关注的还有 " 回流生 "。

以西安为例," 回流生 " 是指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但又在西安参加考试的考生。有传言 2023 年 10 万西安中考生中有大量回流生,据说这部分考生多来自河南,数量少则 1 万多至 4 万。

传言中,一些家庭凭借人才政策落户西安,但工作生活均不在西安,其孩子凭借政策 " 回流 " 至西安参加中考,而目的则直指三年后的高考。不少西安家长认为,这挤占了生活、工作、学习均在本地家庭本该享有的教育资源。

7 月 18 日傍晚,西安市教育局回应家长关切,声明参加 2023 年中考的回流生为 3608 名,只占全市报名人数的 3.5%。

但这并未平息家长们的疑虑,因为在社交媒体上,指导外省学生 " 回流 " 至西安参加中考的攻略不胜枚举,这些攻略的发布者中有不少是民办中学或者补习机构或中介,这也说明回流生的背后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西安市教育局发布的情况说明

3608 名回流生参加西安中考

以西安为例," 回流生 " 是指户籍在西安、但学籍不在的学生们,可以回到西安参加中考。这一政策出台的本意是为了服务在外工作、孩子随父母在外就读的陕西人,办理手续相对简单。可以统一在户籍所在区县中招办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中招办考生分配本区初中,考生就可以和家长前往分配到的初中领取中考报名条并进行网上报名。

由于西安户籍政策的开放,想要落户西安并非难事,最简单的学历落户,只要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原件即可办理落户。所以外省市人员落户西安后,在条件符合、手续完备的情况下,其子女就可以以 " 回流生 " 的身份参加西安中考。

虽然 " 回流生 " 参加的是西安中考,但目标则直指三年后的高考。

据 2021 年印发的《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陕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细则》规定,凡是想要在陕西参加高考的学生,除了身体状况要符合相关要求外,还需要在陕西学籍满 3 年,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陕西落户满 3 年,在陕缴纳职工养老保险 3 年。

所以想让孩子在陕西参加高考,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中考获得陕西高中学籍,继而顺利加入陕西高考大军。

这样陕西尤其是西安的家长十分愤怒,他们认为这些 " 回流生 " 挤占了原本就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尤其是 " 回流生 " 影响的不仅是未来的高考。在家长还不能完全接受职业教育的当下," 回流生 " 也意味着通过中考上普通高中的赛道更加拥挤,不少学生可能会因为 " 回流生 " 的到来而无缘普通高中,继续升学的通道也就更加狭窄。

对此,不少西安家长在通过各种渠道反映 " 回流生 " 的情况,7 月 18 日傍晚,西安市教育局也发文回应家长关切。

西安市教育局表示,2023 年西安市参加中考的九年级考生为具有我市学籍或我市户籍的学生,符合教育部和省市对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103031 人通过了西安市中考报名资格审查,其中,户籍在西安市、学籍不在西安市就读(即网传 " 回流生 ")3608 人,占西安市报名人数的 3.5%,网传 " 回流生 4 万人 " 信息严重不实。

西安市教育局表示,将认真听取家长关于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考试招生政策,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衷心感谢广大市民朋友对西安教育工作的关注和理解。

社交媒体上关于河南考生参加西安中考的攻略

" 回流生 " 为何犯了众怒

在西安市教育局回应家长关切后,有不少家长评论称,自己并非对 " 回流生 " 政策有质疑,而是对钻 " 回流生 " 政策空子的考生、家长以及机构的愤怒。

以网传西安 " 回流生 " 来源最多的河南省为例,在社交媒体上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这些机构的身影。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常被包装成知识博主,冠以 " 升学规划 " 名义展开活动,发布视频以讲述 " 陕西高考规则 "、" 如何在西安落户上学 " 等等,而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操作细节,则可以私信他们。

而一些河南本地中学则更加直白地宣传学校里的 " 陕西班 ",7 月 14 日西安中考放榜后,一份灵宝外国语学校的《西安中考快报》网上流传,《快报》显示:我校 2023 届陕西班共 136 名考生,其中渭南市考生 39 人,西安市考生 87 人(另有咸阳市考生 5 人、商洛市考生 4 人、安康市考生 1 人),西安中考成绩今日揭晓,西安考生再创辉煌!

而认证为河南某机构媒体发布于 2022 年的一篇报道更加详细披露了三门峡高新一中的 " 回流生 " 考试情况。这篇名为《三门峡高新一中:创新教学管理 中考再获佳绩》的报道显示:三门峡高新一中初中部再创佳绩,参加河南中考、陕西中考、青海中考的考生中考成绩全线飘红,全体中考生成绩合格率与高中达线率均接近 100%。

上述文章还提到:据了解,三门峡高新一中初中部由跨省交流班(以陕西籍学生为主)和河南班两种班型组成。跨省交流班的学生随父母的工作地点而选择在三门峡高新一中就读。由于陕西与河南的教材不太一样,中考模式也有所不同,为此,三门峡高新一中组织了专门的教学团队,为跨省交流班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同时,定期与陕西省的联盟校进行交流,参与共同备课等教学活动。九年级第二学期,针对陕西省的中考特点进行考题研究,所有模拟考试均与陕西省保持同步。

一位家长评论到," 回流生 " 作为一个便民政策初衷是方便在外随父母就读的陕籍孩子,能够回乡考试的,但很难想象三门峡(灵宝市为三门峡下辖的县级市)集中了那么多 " 回流生 "。除了学校的宣传喜报,不少中介机构的大肆宣传,不得不让人怀疑有多少考生是真正的 " 回流生 "。更何况不少机构打出 " 生在河南 考去陕西 "、" 你决定不了你的出生地 但是可以改变你的考试地 "、" 一次改变 命运不同 " 等宣传语。

当然,当下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口流动,此前各地的 " 抢人 " 大战很能说明问题,而由此带来的孩子教育 " 移民 " 问题也无可厚非。无论是让在外随父母就读的陕籍孩子,能够回乡考试的回流生政策,还是安顿来陕工作置业的外地人子女随读入学问题,保障各地正常流动儿童上学权益,这都是保证流动人口正常生活的合理需求。只是种种投机套利行为,甚至牟利产业链的产生,让合理的初衷变了味。

对三门峡高新一中 " 回流生 " 参加中考的报道

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是核心

" 高考移民 " 一直是各地严厉打击的对象。

2022 年新疆高考报名规定,对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想要报考区内外本专科院校的,需初中及普通高中阶段在疆连续实际就读六年并有六年完整学籍,有连续三年新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新疆初中毕业证书和中考成绩,其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疆有合法职业及六年居住证明,有在疆社保缴费记录或纳税证明。

另据公开报道,海南在今年高考报名资格审查期间依法依规确认 747 名考生报考资格受限,其中 80 名考生是通过大数据筛查、监督举报等方式核查发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南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 " 中考移民咨询 "" 高考移民咨询 "" 高考咨询 "" 高考咨询师 " 等一批 " 涉考 " 自媒体账号予以打击处置。

当下,在 " 高考移民 " 被严控之下,通过异地升学而获取投机利好已前置到 " 中考移民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一刀切落户政策或者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显然不现实,这样会损害那些真正因工作发展而有上学需求的人们的利益,但如何保证新市民权益的情况下,也不让机构钻了空子,则需要有关部门的智慧。

不过,上述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教育资源布局、发展不均衡所致。

当然,在目前 " 各自为政 " 的情况下,西安的家长们产生疑虑也无可厚非,但解决问题的手段最终还是希望能回到 " 全国一盘棋 " 上,而非 " 自扫门前雪 "。不过,这就不是陕西、河南或者西安、三门峡,一省或一市能够解决的。

就如前一阵大热的 " 山河大学 " 同样是对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期待和呼声。对此,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回应称:我们也关注到了关于 " 山河大学 " 的问题,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部将围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来源:海报新闻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中考 考生 陕西 学籍 教育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