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条关于 " 多地烟草局要求直系三代血脉不得应聘 " 的消息广受热议。有关专家对此表示,制定出台亲属回避相关制度规定只是开始,关键是要严格落实到位。
资料图。
多地烟草局规定
三代以内血亲不得应聘
在国家烟草局官方网站上,最近一条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是在 7 月 13 日,由青海省烟草专卖局 ( 公司 ) 所发布。
公告明确规定,应聘人员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所属市州局 ( 公司 ) 相关岗位。应聘人员的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有在青海烟草系统工作的,报名时须如实说明。故意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直接取消考试或录用资格;已经录用的,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近日,网友们发现,山东、河南、深圳等多地烟草局的招聘公告中都对应聘者做出了类似的亲属回避规定。
一些地方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说法。例如,甘肃省烟草专卖局要求,职工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应聘同一机关岗位;烟草行业各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应聘同一机关岗位,不得应聘下一级单位的组织 ( 人事 ) 、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岗位,也不得应聘上一级单位的组织 ( 人事 ) 、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岗位。录用人员隐瞒关系的,一经发现取消录用资格。
截图自《甘肃省烟草专卖局 ( 公司 ) 及其所属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 2023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告》
中纪委曾点名
烟草等国企 " 近亲繁殖 " 现象
据媒体报道,上述招聘公告里提到的亲属回避要求出自于《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印发烟草行业招聘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该通知发布于 2020 年。2020 年 11 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发布文章《斩断裙带利益链》,点名批评 " 近亲繁殖 " 现象。
文中提到:细数近些年中央和各地的巡视反馈通报," 裙带关系 "" 近亲繁殖 " 屡屡被提及。从领域看,主要集中在金融、电信、电力、烟草等国企。
文章称,在 " 繁殖方式 " 上,根据亲属条件量身定制招聘要求,进行 " 个人简历式 " 招聘;报考条件要求过细,不仅要求 " 仅限海外留学硕士 ",对年龄、专业也要严格限定,甚至还会列出 " 具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 " 等与招聘职位无关的条件。
再如,与其他单位进行条件互换、交叉安排,尤其是同一领域业务往来密切的两家单位,通过 " 定制招聘 " 的方式帮助领导子女进入对方单位。此外,还有伪造履历、绕道进人、内部照顾等屡见不鲜的手段。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 近亲繁殖 " 把职权当特权、用公权换私利,其不仅是导致腐败的重要诱因,而且极易造成 " 圈子文化 "" 山头主义 " 盛行,破坏选人用人环境和干事创业氛围,形成 " 劣币驱逐良币 " 现象,严重破坏本单位或系统政治生态,影响社会公平,故而也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更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
专家:加强对国企选人用人领域的监督检查
" 制定出台亲属回避相关制度规定只是开始,关键是要严格落实到位。" 彭新林认为,治理国企 " 近亲繁殖 " 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 " 不敢、不能、不想 " 一体推进,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在具体策略上,彭新林表示,应加大对选人用人程序的规范和监督力度,尤其应强化对国企领导干部特别是 " 一把手 " 选人用人权力的监督制约。
他建议,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国企选人用人领域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违规录用亲友的依规依纪予以处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坚持举一反三,及时建章立制,堵塞制度漏洞。对于巡视发现近亲繁殖问题突出的相关垄断性国企,开展 " 近亲繁殖 " 问题专项治理。
" 国企领导干部要树立规矩意识,敬畏规矩,根除特权思想,做到公私分明,管好自己的亲属,筑牢在选人用人上不搞腐败的思想堤坝。" 他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