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丁梦莎) 到博物馆追寻历史脚步,正成为生活潮流和文化现象。今年暑假,想去故宫博物院、湖南博物院等网红博物馆打卡,预约要拼手速。预约不到门票?《似是故人来》第三季、《博物馆之城 · 中华文明探源季》等一批文博类综艺节目让你在家里就可以享受文博大餐,快来跟着大咖们一起打卡吧!
在故宫博物院勤倦斋,竹丝镶嵌、双面绣、玉雕、木雕等东方技艺精巧繁复、美轮美奂,而顶棚上的 170 平方米的西方通景画,以欧洲透视法绘出传统中式意境,竹架藤萝、姚黄魏紫,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
△ 《似是故人来》第三季官方海报
大型实景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第三季首期节目就来到故宫博物院,王晓辉对话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打开国宝背后隐藏的文明互鉴密码,讲述中华文化 " 会客厅 " 如何承载古今中外好故事。节目从文化发起人、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的视角出发,以热点文化问题为切入,通过 " 实景走访 + 深度对话 " 的节目形式,与知名专家共同剖析中华文化的根脉,呈现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
湖南博物院里的珍奇古董,你都了解它们的故事吗?别急,听听专家怎么说。
△ 《博物馆之城 · 中华文明探源季》官方海报
文博探秘类文化互动真人秀《博物馆之城 · 中华文明探源季》由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带领探源学员王昱珩,探源助理李杰、郑璐,以及广受观众喜爱的飞行嘉宾组成探源团,从博物馆藏品到历史遗址,探寻 12 个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不同年代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
为了增强科普性和趣味性,节目选择以实地调查法进行溯源。例如,首期节目,嘉宾们从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湖南博物院出发,带领观众走进简牍文明。简牍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最普通、最常用的书写载体,在纸张发明、普及前,古人用竹简与木牍作为 " 写本 ",合称 " 简牍 "。观众可以跟随探源团的脚步,看到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发现的 3 万余枚简牍,透过尘封两千年的文字,了解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个中华文明维度上的极致缩影。
该节目还展示了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裞衣残片,上面竟然布满了汉字纹路,探源团就文字的大小和制作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出土的食物遣册和餐具,探源团分析出辛追夫人的饮食习惯和其一家的菜谱,原来,从西汉时期湘菜的雏形就已显现。节目还将给观众带来怎样的文博大餐?值得期待。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