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07-20
【汽车】新能源车开始"割韭菜"?多地充电价格上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低用车成本或不再是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据媒体消息,进入 7 月,不少在郑州的新能源车主称,郑州市域内几乎不同品牌的新能源充电站均迎来涨价,相较于平日最便宜的 " 深夜阶段 ",涨价后的充电费用,涨幅接近一倍。

报道中称,郑州目前主流充电站的充电品牌包括特来电、联合、星星充电,以及 e 充电。其中,以星星充电为例,市民王先生于 7 月 7 日 1:40 在商务外环星星充电站进行充电,共计充电 25.881 度,消费 13.2 元,平均价格为 0.51 元 / 度(其中停车费用为限时 2 小时,超过首小时收费 4 元),7 月 18 日,上述位于郑州商务外环的星星充电,同时段价格为 0.78 元 / 度(加上服务费),涨幅约 53%。

除星星充电外,郑州市域内的 e 充电、特来电、联合等品牌充电站充电价格相较之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上涨,涨幅在 30%~50% 之间。

充电价格的上涨,最先引来部分网约车、出租车司机的 " 吐槽 "。据河南商报报道,郑州一位出租车司机称:" 一天下来就要多花 15~16 元,一个月就得多花 400~500 元。" 另一位出租车司机则表示:" 充一次电,大约贵了一包烟钱。" 而为了节省充电费,该司机早已习惯于平峰时间充电。这两天,他发现充电价格每度电上涨了 4 毛钱,平峰时期达到了 8~9 毛钱 / 度,算下来每次充电比平时多了 16 元。

对于充电价格上涨的原因,据媒体报道,e 充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商用充电桩充电共有两项费用,分别是电价及服务费,其中电价是由国家规定的,充电桩是由省政府规定的,充电服务费标准上限由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或其授权的单位制定,用于弥补充电设施运营成本。" 如果市民觉得所在充电区域价格昂贵,可以自行选择较为合适的时段或地区进行充电。" 该工作人员称。

特来电充电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该公司目前在郑州区域的充电站价格及服务费调控均由当地子公司直接负责调控。" 他们是有这个权利的,而且不同充电站可能属于不同子公司,因为不管是基础服务费用还是充电电价的涨幅,都是由他们直接说了算的。" 特来电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桩充电价格出现上涨的并非只有郑州。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表示,上海的公共充电桩充电费也涨价了,尤其午后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有的涨了 6~7 毛钱 / 度,以前是 1.15 元 / 度,现在涨到 2.05 元 / 度。

此外,有浙江的车主也发现,某充电 APP 推出的 " 随心电量包 " 的价格也发生了变化,300 度电上涨了 20 元。重庆市部分快充站的充电价格也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在 12:00~14:00 的高峰时段,充电价格达到了 1.94 元 / 度,其中电费为 1.54 元,服务费为 0.4 元。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此次多城市不同品牌出现涨价情况,或许同今年 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有关。根据通知,6 月 1 日起实行新的电价方案,通知中明确,新电价方案将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工商业用电(除执行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以外的用电)三类。而大型充电站的用电被划归到了工业用电中。

也有观点认为,部分城市的公共充电价格上涨或与近期的供电压力有关。7 月 10 日,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五省区(以下简称南方区域)最高电力负荷达 2.26 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

另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2023 年正常气候情况下,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为 13.7 亿千瓦左右,比 2022 年增加 8000 万千瓦;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 2022 年增加近 1 亿千瓦。

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补能问题,乘联会此前就曾预测,随着电动车销量的不断攀升,我国下一步或将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从而形成更能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

" 根据国际能源相关机构的统计,2019 年我国居民电价,在可获得数据的 28 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二,平均每度是 0.542 元。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用电的成本偏低,而工商业的电价较高。" 乘联会方面此前表示。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标签

新能源 郑州 星星充电 充电桩 出租车司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